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熊事件     
据报载,2002年2月25日、29日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两次用掺有强酸、强碱的饮料投给黑熊服食,致使五只黑熊有不同程度的灼伤,最严重的一只双目失明。据媒体介绍,刘海洋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关于“黑熊有良好的嗅觉能力”这一说法。事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人们不禁要问:刘海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记者走访了刘海洋的家庭、学校,对刘海洋的成长过程作了全方位的追踪。刘海洋出身在一个单亲家庭中,早年丧父;在母亲的悉心呵护和殷切期望中,他一路顺利地走来:就读的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堪称一流,他是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他的学习成绩是他所在学校老师的骄傲。在他的家中,记者看到,书柜中满是他学过和做过的数、理、化、英语的参考书和练习集,惟一一套《水浒传》还是簇新的。刘海洋的中学老师谈起他来更是赞不绝口,但面对今天的刘海洋不免欷嘘不已。一些心理学家、法律专家也就此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人们对此事件的关注透出了一个信息:刘海洋伤熊事件不是一种偶然,这一事件的产生原因值得我们探究。“刘海洋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2.
<正>在《英语课程标准》有关情感目标的描述中,要求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加各种英语实践活动;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主流光通信技术及铁路区间应用环境后,选择采用PON技术,来构建以光纤通信为基础的铁路区间通信系统。经过研究试验,完成了铁路光话柱技术方案。光通话柱利用PON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采用单纤双向光通信传输技术,此系统可实现多种业务接入方式,并可与应急通信系统、数字调度通信系统、传输接入系统可靠连接。  相似文献   
4.
李海静 《大观周刊》2012,(33):229-229
新课程理念下.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提倡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倡培养学生兴趣与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这种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海静 《考试周刊》2010,(17):203-204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高的相关.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将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一般,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可从加强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的支持来完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海静 《学苑教育》2021,(12):69-70
对于经典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一向敬而远之,怎样让古诗词充满活力呢?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一、品析赏析,悟其妙。可开展师生讲坛欣赏、专题片欣赏活动;二、竞技比赛,提热情。看图猜诗、校园诗词大会、赛诗会等丰富多彩的竞技活动,让孩子们既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又增强了学习古诗词的自信心;三、融入生活,促应用。从生活情景用语、课堂情景用语、创作作品用语三方面入手,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古诗词运用到生活中,加强活学活用能力的培养,解决"仅知其意、不知所用"的难题,使诗词应用常态化、生活化,增强其活力。古诗词的"烟火味儿"要靠运用来实现,我们要尽可能地在学习生活、现实生活中展现古诗词的灿烂与风华,为其充满活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相似文献   
7.
作为职业高中的化学教师,实行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熟悉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自觉地把素质教育纳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备课、上课、实验等各个环节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歌声     
有一个孩子,他喜欢听歌、写歌、唱歌。他聆听古典,热爱嘻哈,他讨厌做作的情歌,拒绝无聊的音乐。他的心总会跟着歌中的旋律起伏,随之快乐,随之悲伤。  相似文献   
9.
10.
李海静 《大观周刊》2012,(9):176-176
目前语文教学陷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怪圈。有的学生连封信也写不好,大多数学生的硬笔字也只是差强人意,毛笔字书法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为过,上语文课也好似一种负担。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语文课,使之成为受欢迎的学科,并以此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呢?我认为只有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管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求知最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那么,如何来促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