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把握好问题的度,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语文学科"工具性"的误读。语文教学是仪式主义的,沉闷的,充满了焦虑和烦躁。诚然,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文字常识等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永恒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应多为他们提供、创造多来源的语言信息,让学生充分地倾听与阅读,以弘扬人性、重塑人的尊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己任。"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知识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皮亚杰)”。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兴趣浓,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乐而忘返;反之,则沉闷,事倍功半。就语文教学的目前状况看,教师大多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质量,学习者大多积极性不高,因而影响了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本身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教学手段,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上的课要让学生感到新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