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是80年代初期由美国一些经济理论界人士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导致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企业文化,而不是别的。何谓企业文化?有人把企业文化理解为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或认为就是企业精神,这是不确切或不全面的。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这个小社会全体成员所认同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及制度和组织,它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企业制度、工作作风、文化活动及表现为企业成员的技术文化素质,管理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践,对物质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积极促进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众所公认的。但是,它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何作用?人们的认识则不一致。多数人认为,对外开放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的人却认为它对精神文明建设并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甚至把近年来党风、社会风气不正等问题完全归因于对外开放造成的。在这些同志看来,对外开放对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没有一点好处,相反,还有害于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一提对外开放,就严守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门,生怕国外的思想文化流入内地,妨害我们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关改革的论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书119篇文章,谈到改革的就有90多篇。十几年来,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识、勇气和胆略,对我国的改革全面地作了精辟的论述,并为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是,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3页,以下引自本书只注页码)的著名观点。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从根本上把握改革的性质,进一步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从而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