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磁场性质演示实验中,常用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的性质来显示磁感线的形状。通常做法是在磁铁上面放一块玻璃板,再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层细铁屑,细铁屑在磁场里被磁化成“小磁针”。轻敲玻璃板,使铁屑能在磁场作用下转动,铁屑静止时,有规则地排列起来,显示磁感线的形状。但该实验只能平放让学生观察,若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磁感线的形状,需托平玻璃板,走到每个学生眼前让其观察,需较长时间。改进的方法是:拿一张带胶水的白纸,贴在被磁化的铁屑上,将铁屑粘在白纸上,教师拿着粘满铁屑的白纸在讲台上竖立起来,全班学生可以同时观察…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通过对信息反馈控制物理教学过程的试验研究,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之一,是把事后的检查转移到事先“预防”上高一第一学期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起点,是学生探索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过渡时期.而高中阶段重要又难学的基础知识,却恰好集中在第一学期,加上数学进度赶不上物理学习的要求,因此,历年来高中第一学期便成了学生的“龙门”和发生分化现象的转折点.对此,我l  相似文献   
3.
北大版初中物理第二册有验证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教材所叙述的方法是:将一条粗棉线接入电路中,分别用食盐水、碱水和稀酸将棉线浸湿,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该实验现象不明显,直观性差,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过进行运用信息反馈控制物理教学过程的试验研究,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把事后的检查转移到事先预防上高一第一学期是学生高中的起点,是学生探索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过渡时期。而高中阶段重要又难学的基础知识,却恰好集中在第一学期。加上数学进度赶不上物理学习的要求,因此,历年来高中第一学期便成了学生的“龙门”和发生分化现象的转折点。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预防”措施:(1)学生进校后进行摸底测验,了解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趋同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就实质而言,趋同论不能成立,但其所引发的文化多元化和一元化的论争,则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文化的基本取向一是民族性,二是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北大版初中物理第二册有验证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教材所叙述的方法是:将一条粗棉线接入电路中,分别用食盐水、碱水和稀酸将棉线浸湿,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该实验现象不明显,直观性差,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7.
新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新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和特点。对新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的调查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隐性失业较为明显,转移的去向以本省为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质、羊群效应.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动力是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