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艺术的真实性,是文艺理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历来,对真实性的涵义以及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就有不同的看法。“四人帮”横行时期,竟然把主张“写真实”与“反党反社会主义”等同起来,制造了空前的混乱。今天,要拨乱反正,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就有必要对真实性以及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作进一步的研究,正本清源,彻底肃清“四人帮”的流毒。艺术真实性与政治倾向性是文艺作品中两个互有联系,但又不能混为一谈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李纨,在金陵十二钗中排行第十一,是个次要人物,但曹雪芹也是用饱和着血和泪的笔触塑造了她。李纨是个血肉丰满的形象,内心深处骚动着人的正常的情感,但一直被评论家所忽视,成为李纨评价的一个盲点。李纨青春丧偶,终身守寡,漫长的孤独寂寞的节妇生涯使她异常痛苦,心理极不平衡,但又无法逃脱厄运,对恶劣环境只有顺应。于是她用种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心理机制的自我调控:情的压抑机制,情的替代机制,情的移换机制,情的宣泄机制,情的投入机制,情的升华机制.这就是李纨形象的深层心理情愫。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艺术典型,不光要有独特的个性,还要有深刻的共性。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把人物形象深刻的共性寓于鲜明独特的个性之中,创造了众多的典型。贾宝玉正是这样一个封建阶级叛逆者的典型。 贾宝玉是贾府第一个向封建包办婚姻挑战,大胆追求纯真爱情的叛逆者。然而,他的叛逆思想和性格并不是生而有之,而是环境使然。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贾宝玉的环境怎样培养和铸造了他的叛逆思想和性格呢?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贾宝玉所处的环境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整个时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物质和自然条件等,都可以说是环境”,多种因素组成贾宝玉复杂的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表层的结构因素、中层结构因素和深  相似文献   
4.
大观园的另一个叛逆者是林黛玉。林黛玉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也是由她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生活道路决定的。林黛玉的家庭也是侯门贵族,世宦之家,十分富有。因父母无子,黛玉便受宠如“掌上明珠”。如果不是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母相继去世,黛玉很可能被培养成一个标准的封建阶级淑女。 黛玉童年的欢乐是很短暂的。母亲病故后,贾母可怜这个孤女,把她接到贾府,使她陷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当初受宠环境下形成的孤傲心理,在新的、寄人篱下的环境中产生了强烈的抵触,促成了黛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刚到贾府时,贾母对她也是“万般怜爱”  相似文献   
5.
贾母,是《红楼梦》中最典型的老祖母形象,可称为一个“健康的人”,具有人本心理学所说的多层次的心理需求,并形成一个塔状的系统。生存需求层面:饮食文化的精英;安全需求层面:强烈的防御意识;爱与亲和需求层面:母爱情结的泛化;威望需求层面:金字塔尖的老祖母;自我实现需求层面;高雅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