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性学习得到广大教师的理解和广泛运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能看到很多的探究看似热闹.实则流于形式.属于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如何让探究走出形式和低效.进行有效的探究.笔者在促进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有效探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课本一般是指教科书,即教材,它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提倡"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1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比较体积大小的一般方法。2.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3.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5页. 教材分析: 本课“圆”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也是学习的唯一一种平面曲线图形.圆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美观又充满神秘的图形,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奇妙的形状.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就已经为圆下了一个定义:“圆,一中同长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作圆.这是圆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最本质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课本一般是指教科书.即教材.它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6.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之一,是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合适的操作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但它的教学价值绝不止于此,精心设计的有效的操作活动还能实现诸多"特异功能":有效地突破知识难点、凸显数学知识本质、使抽象算理直观化等.本文通过对几个案例的赏析,从不同角度谈谈如何为操作活动实现功能"增值",切实提高数学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具有民族根基的现代人”作为教育目标,开发“国学立品”校本课程,做有根的基础教育。设定“1+4+8”的“国学立品”课程理念架构,搭建课程体系,做到有步骤地实施:“蓄德”课程,讲求“仁爱诚信”,培养学生“有仁心”“有善行”之品;“修能”课程,讲求“博观好问”,培养学生“有积淀”“有见识”之品;“怡情”课程,讲求“雅悦健康”,培养学生“有体魄”“有审美”之品;“启智”课程,讲求“慧思睿智”,培养“有智慧”“有创新”之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