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内卷化”作为一种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模式,与高质量发展价值相悖,危害巨大。大学发展“内卷化”首要表现在发展方式上,根源在观念文化上,关键在制度措施上,具体表现为大学规模效益下降、学科专业结构失衡、科学研究创新不足、组织机构冗不见治、评价改革收效甚微等。价值取向、制度政策、创新动力、评价体系等是引发大学发展“内卷化”的主要动因。突破“内卷化”发展,实现新时代大学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精神维度、制度维度与组织维度三方面凝聚共识,做到如下几点:正观念、明方向,明确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抓内涵、提质量,优化大学发展的模式建构;重创新、提能力,激发大学发展的动力;改机制、强文化,提高大学发展的治理能力;抓考评、提效益,完善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般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求学动机与在学状态、学业成就密切相关,并作用于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目标达成度。通过对一般高校151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分析,在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对求学动机及影响因素与在学状态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本科就读于一般高校的学生学历需求更强烈,行为选择大多受需求理性与情感理性制约,导师的指导艺术与科研共同体等情感理性动因对学生在学状态影响较大。学生科研产出率低、科研能力不足、求学体验欠佳,研究生教育也存在资源缺口、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社会群体文化失范等问题。建议从完善政策执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理性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质量监测机制;强化社会文化的功能导向,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三方面着手,实现政策制度、高校建设与文化导向的内外协同。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人有个体差异,社会人才需求呈多样化,由此,不同层次、类别的大学的人才培养类型有所差异。而厘清三者区别与联系,抓住各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点是科学有效开展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前提。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新兴和特色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是核心。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跨学科教育,加强通识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