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语法和语义表达的角度来看土耳其学生习得汉语的偏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语序位置不当:受母语迁移影响造成宾语位置不当;由于汉语状语远较土耳其语的状语(实为状语补语)复杂造成位置不当。二是句子成分及词类方面的问题:遗漏补语;谓语方面相关的表述问题或离合词问题;介词方面受到土耳其语“格”的干扰造成的问题;因助词为汉语所特有造成土耳其学生遗漏、多加或混用助词问题。三是句法方面的问题:“把”字句中的动词常常遗漏补语;该用“把”字句时却没有用。四是表达上的多余和不完整问题:词语运用上的多余问题;表达上的不完整问题。  相似文献   
2.
汉译佛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大量的佛教词语,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词语。本文试考释"卧觉"、"周竟"、"壁板"、"旁臣"、"轻毁"、"戏疑"、"正要"诸词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学经典阅读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和谐人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职生文学经典阅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阅读文学经典的类型比较单一,数量较少;欠缺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良好习惯与方法;亟需教师在阅读和欣赏方面给予指导。提出的解决措施是:引导学生认识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兴趣;教师定期给学生推荐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书目,传授阅读与欣赏的方法;依托学生文学社团,开展文学经典讲解和阅读活动,塑造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4.
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分析了《马氏通》中表偏次的“之”字在古汉语句子中的参否问题及其语法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乱风"的佛教词义有关辞书失收,大概在三国支谦译经中首次运用,为"微风、顺柔和畅达之风"义;后在西晋译经中出现了表"大三灾"之"风灾"义,因而又可表"猛风、大风"义,与"岚风"义相同。"乱风"或为"岚风"的另一种译法,因此,"岚"表"山林中的雾气"可能源自表"微风或顺柔、畅达之风"义的"乱风"。  相似文献   
6.
“汽车()”在韩语和日语中指“火车”,这与现代汉语中“汽车”的意义不同,韩、日两国留学生在运用此词时容易引起误会。本文考证了它的来源,指出“汽车()”是韩语和日语借自汉语的一个词语,保留了它早期的一个义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