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星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功地应用于社会、经济、军事、科研等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来,空间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方面,航天飞机、空间站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计划和大型卫星步入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逐步扩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增强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航天技术开拓了太空,并使其丰富的资源,诸如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微重力、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源绝大部分来源于一次性石化燃料,即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从长远观点看,这类能源终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随着人口激增、工业无节制地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预计到下世纪中期,世界能源消耗量较现在将增加两倍。如无特别重大的发现,估计地球上可供开采的煤和石油,只能维持200~300年。还有人估计,地球上石油的蕴藏量为2兆桶,从1900年左右开始使用,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到2050年石油就没有了。而且,一次性石化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源绝大部分来源于一次性石化燃料,即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从长远观点看,这类能源终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随着人口激增、工业无节制地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预计到下世纪中期,世界能源消耗显较现在将增加两倍。如无特别重大的发现,估计地球上可供开采的煤和石油,只能维持200~300年。还有人估计,地球上石油的蕴藏量为2兆桶,从1900年左右开始使用,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别2050年  相似文献   
5.
6.
载人航天活动已有近40年的辉煌历史,自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在太空度过了108分钟,至今已有300多人完成了宇宙飞行。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度过438个昼夜,成为人类在宇宙中持续停留时间最长的人。香农·露西德在太空持续停留188天,是女航天员中世界纪录保持者。77岁老翁航天员格伦重返太空,使普通人到太空旅游由梦想变成现实。 1999年11月21日,中国“神舟”号试验飞船,首次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国人,大长了民族志气。中国航天员何时能上天?谁当中国第一位航天员?当航天员需要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7.
现在国外一些大型科研中心的蓝图上,已描绘出永久型空间站、空间制药厂、空间太阳能电站、空间旅馆、空间医院等的结构外形与施工方案。不久的将来,空间建筑师们就要奔赴太空,去那里开工建设了。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初,空间建筑业定会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在人们跨入空间城这一新领域。未来在空间城工作的人们,会像在地球上关注天气预报那样重视空间环境的预报,因为这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空间环境一般是指距地面90~65000千米(约合10个地球半径)的“地球空间”。若从航天活动看,一般是指航天器环绕地球做轨道运动的空间范围。影响航天活动的环境因素有:太阳电磁辐  相似文献   
9.
月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和演化,一直是人类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早期,人们通过望远镜对月球观测,后来用摄影方法测绘、编制出各种月面图,并通过它研究月球表面形态特征、地理环境、构造规律以及月面各种特征物的位置、形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人们的深空探测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而通  相似文献   
10.
开发太空的目的,一是到空间去获取资源,二是对人类是否能适应太空环境进行考验,三是向现代医学挑战。试验表明,航天员在长期失重条件下不仅能耐受空间真空和高低温环境,而且还能工作。尽管如此,目前仍存在一系列航天医学方面的难题,如在失重环境中,血液大量涌向头部,造成血液循环系统和平衡系统功能性紊乱,航天员在空间出现呕吐昏眩症状的所谓“空间运动病”;长期失重还造成人体骨骼疏松,脱钙与脱磷等无机盐代谢紊乱,使肌肉萎缩等;失重还对人体的免疫力和遗传有影响,而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