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语境参数理论观照下,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明月""情""怜"和"佳期"的语境化嬗变意义更加明晰。该理论用于评析张九龄诗歌的差异阐释及其英译,为古典汉语诗歌的意美阐释与意义建构提供理论依据,并能揭示微观概念语义语境化生成的主客观互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精神,我们可以运用PowerPoint做出多层次和交互性强的课件,提高教学效率。于此,阐述了课件的设计思路,以实例介绍了如何运用PowerPoint制作多层次、交互性强的课件,并对该课件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3.
宋词专有名词蕴含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两大类。从参数理论视角阐释宋词《临江仙》隐性专有名词"彩云""人"的内涵意义,同时辨析显性专有名词"蘋"的实名为"小蘋"还是"蘋";关照参数理论,探索《临江仙》显性专有名词和隐性专有名词之英译,为宋词英译实践拓展出"隐性专有名词显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杨贵章 《海外英语》2015,(9):144-146
体验诗人张九龄的情感世界和创作背景,建构其诗篇主题,可差异性地阐释"自君之出矣"及其英译,以期为唐诗英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体验诗人张九龄的情感世界和创作背景,建构其诗篇主题,可差异性地阐释“自君之出矣”及其英译,以期为唐诗英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由“枫”“霜”在不同诗篇中的意义嬗变引出主题与主题倾向范畴,试图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视角探讨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词汇概念语境化意义嬗变规律,分析了“枫桥夜泊”四种英译文,对古汉诗翻译过程中微观语词概念语义生成的主客观理据性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7.
如何制作多层次、交互性的课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精神,我们可以运用PowerPoint做出多层次和交互性强的课件,提高教学效率。于此,阐述了课件的设计思路,以实例介绍了如何运用PowerPoint制作多层次、交互性强的课件,并对该课件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8.
古汉诗的意合句法和时态特征创建了一种“动态美”。如何传递这种“动态美”是英译古汉诗的关键。目的论是西方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该理论将翻译的目的作为翻译行动的最高原则,回避了直译和意译的争论。其主要原则包括目的法则、语内连贯、语际连贯等。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宿建德江》四种英译文,以探讨古汉诗英译中再现原作“动态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