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这一重要性日益凸显,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当前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创造社作家的留学生作品为基本文本,重点分析“郁式愤激颓废型”留学生形象特征,他们贫困、孤独、愤激、颓废、性苦闷,又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异域他乡痛苦地挣扎,无望地呻吟。通过这一特殊群体来浅窥特定历史时期留学生的心态、留学生特有的作风气派和文化心理背景。  相似文献   
3.
林巧云 《科教文汇》2010,(22):185-185,192
本文试图阐释鲁迅的教育思想,联系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指出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促使高等教育走上完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笔下“三仙姑”形象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女性理论所提供的性别视角和重读策略分析“三仙姑”,指出她不被人理解的行为中的合理性一面,主张对其给予理解和同情,并探讨赵树理对“三仙姑”嘲讽、批判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析老舍的文本《月牙儿》中的母亲形象,通过分析该人物形象做稳奴隶而不得的一生,揭示她好逸恶劳的精神缺陷和潜在的妓女心态,并探讨作者忽略母亲形象缺陷及从娼主动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创作者、小说和阅读者的实际状况,对小说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概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贴近作者的心声,走入小说本文的思路,融入作者的善意,品味语言的美妙。  相似文献   
7.
林巧云 《考试周刊》2011,(40):32-3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让爱和自主成为语文课堂的润滑油。在授课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以让课堂事半功倍:用讨论—讲解的授课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精神相一致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的舞台。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用关注和爱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发挥他们的潜力,培养真正有思想的学生,让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能最终在教学中达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图通过女性理论所提供的性别视角和重读策略分析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婆婆形象,指出她们不被人理解的行为中的合理性一面,主张对其给予理解和同情,并探讨赵树理对旧式婆婆形象抑制苛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社会,各类竞争的实质归根到底就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而科技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大比拼。作为社会核心生产力的直接缔造者——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要在始终拥有创造性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的基础上,努力创设催人奋进的情境和条件,用自己勇于实践、敢于进取、善于创新的行为,有效引导、带动、影响学生逐步走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以周大新的长篇小说《第二十幕》中女性“顺儿”为中心,从女性视角出发,揭示“顺儿”深受男权文化的影响,从而造成其主体意识的丧失,扮演男性附庸角色,成为男权文化的维护者和牺牲者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