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钱大昕<竹汀先生日记钞>卷一有"读赵与时<宾退录>"一条,言及"先鉴堂<朝野遗事>",却未加详考,只称"鉴堂,未详其名".  相似文献   
2.
<宋史·艺文志>中著录的宋人著述有5000余种,至今亡佚者已大半,集部尤多.今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史料,对四家佚著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3.
《宋史&#183;艺文志》中著录的宋人著述有5000余种,至今亡佚者已大半,集部尤多。今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芄料,对四家佚著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4.
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一书对百余部或存或佚的宋人总集作了考述,卞东波补充考证了17部。现存宋人文集、笔记等文献中仍有许多材料值得梳理,通过考证,17部新发现的散佚的宋人总集的编撰情况、内容大概有了较为清晰的眉目。  相似文献   
5.
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一书对百余部或存或佚的宋人总集作了考述,卞东波补充考证了17部。今对新发现的17部散佚的宋人总集加以考述。  相似文献   
6.
宋人经学著述丰富,价值很高。及至清人朱彝尊撰《经义考》时,这些经学著述大多即已亡佚。今从史书、文集、笔记、书目、方志、类书中勾稽资料,对《经义考》所录郭忠孝《中庸说》、郭雍《中庸说》、林栗《春秋经传集解》、王炎《尚书小传》以及李椿《周易观画》等五部宋人佚著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玉部》字共有124个,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原始先民便对玉有了粗浅的认识,到商周时代便产生了祭玉、礼玉文化,儒家借此创造出了用玉理论等等。本文主要就玉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描述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汉史之诗:《史记》、《汉书》叙事中的诗歌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史记》、《汉书》里一种极具特色的现象,即叙事当中天衣无缝地包含着许多历史人物的即兴诗歌表演.作为中国早期历史编纂学的一种修辞方法,诗歌经常作为重要时刻的标志出现,而且与情感、道德的强烈诉求以及对事实、真实性的强烈认定相关,反映汉代诗学的基本思维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这一点适用于身体或情感绝灭刹那时主人公即兴吟唱的抒情诗歌,也适用于预言政治灾难或者哀叹民生多艰的匿名小调.  相似文献   
9.
洪夷周编撰的《洪氏读书录》是朝鲜时代私家书目的代表。在分类上,洪氏采用了中国传统目录书的四部分类法。对于书籍的选择,洪氏有一定的标准,归纳起来大概有15条。在择书的同时,洪氏尊崇宋学,鄙弃汉学的学术取向展露无遗。对于所著录书籍的版本,洪氏常常笼统地以今本、旧本来区别,只对少数书籍的版本、注本优劣作了评骘。  相似文献   
10.
《宋史·艺文志》著录宋人著作5000余种,流传至今者已不足半数,以集部著作为多。从现存的类书、文集、笔记、方志、书目等文献中勾稽史料,对6部佚著进行简要考述,期待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