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林育 《教学随笔》2015,(2):80-8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作为传递真善美的语文教学更应充分调动各种要素,构建师生互动、多维互动的和谐课堂,从而达到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本文试图通过论述语文多维互动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来呈现这一理想的教育愿景。  相似文献   
3.
辩论展现的不仅仅是令人激动的唇枪舌剑与智慧的较量,事实上,它更是寻求真理的一种方式,还是一个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民主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体现课改精神的教材,结合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买践活动中,提升和优化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那么中学生参加辩论活动时,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辩论获得成功,得到听众的认可,博得听众的喝彩呢?我以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应永恒 语文教学总是热闹的,语文教师却最需要冷静.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静下心来“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就能看到我们要“寻”的“那人”——本色语文.其实,我们的语文前辈对此早有定论.我们真的需要放慢脚步回望从前,思索什么是本色语文?我们先来看看林育老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课例片段,然后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用比较方法罗列出不同结构的触发电路,对各自的电路结构、工作特性、优缺点等逐一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这些知识。  相似文献   
6.
新批评反讽理论认为:反讽不仅是诗歌语言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诗歌的基本思想方式和哲学态度。文章认为在古典诗话中虽无反讽一词,但并不说明古人创作诗词从未使用反讽技法。本文结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提出在古典诗词中反讽主要表现为:语词反讽、意象反讽、否定式反讽和对比反讽,以期见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7.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种文学现象,明明是男性作者,却自喻为女子,这种性别的错位,常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困惑。例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在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水部,以公婆比主考官,来征求张籍的意见。此诗的另一个标题《近试上张水部》也可充分说明本诗的作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