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不仅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以实现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其中的中坚骨干力量。高校作为新党员的重要培训发展基地和集散基地,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党员,将直接影响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发展前途,也是党能否长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环节之一。长期以来,高  相似文献   
2.
健美运动是一项大众喜爱的运动,其中营养对此运动将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初级健美锻炼者,在科学的训练条件下能更快地获得健美的体型。本文对参加健美锻炼的某大学89届男生作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饮食对初级健美训练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创业促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就业策略,也是当前我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路,文章从地方性高校和政府两个层面分析了地方性高校以创业促就业的可行性,并从地方性高校和政府层面,提出了地方性高校以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2006—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抽样调查,分别从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薪金水平、人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前景等六个指标分析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等四个层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就是要通过指导与服务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育、管理与服务协调统一的原则,多方协作配合及学生参与原则;在管理模式上,可探索构建"矩阵式"组织机构,形成"大学工系统"。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是一个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引入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等五个一级指标和需求单位层次、自主创业率、就业地域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道德困境与破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的道德困境表现为:大学生急功近利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矛盾;大学生贪图安逸与企业要求吃苦耐劳的矛盾;大学生诚信缺失与企业要求诚实守信的矛盾;大学生散漫任性与企业要求自律协作的矛盾;大学生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缺失与企业要求敬业爱岗的矛盾。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道德困境之策略在于社会、学校、家庭、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协同一致,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下降的问题广受学术界和管理层的关注.笔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设计了6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对浙江省2006-200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组比较分析了各学科间、各年度间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差异及变化趋势,从实证分析角度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作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整体令人满意。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等都呈现较好态势,但仍存在着认同比较肤浅、信仰弱化、知行脱节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加强领导,建立科学的教育机制,而且要注重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不仅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以实现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其中的中坚骨干力量.高校作为新党员的重要培训发展基地和集散基地,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党员,将直接影响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发展前途,也是党能否长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环节之一.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有效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与社会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所赋予的重任和提出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