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吕蓁立,男,1953年生,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姜庄镇棉花屯村人,现居姜庄镇上;出身于扑灰年画世家,自幼跟父亲吕清溪学画,因"文革"干扰只上过小学,下学后参加生产劳动,为了生活以及爱好偷着画扑灰年画,七十年代末参加由地方文化部门组织的民间艺术学习班,开办家庭作坊,从事扑灰年画创作与生产;画风既严谨又潇洒,集前人扑灰年画艺术之大成,富有创新性,代表作品有《家堂》《财神》《三娘教子》《百子图》等;系第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家在传达活动中总是苦思冥想,搜词索句,刻意创新,为内容的表达创造出美的语言。读者欣赏时会情不自禁地为作者创造的丽词美句所感染,从外在形式的领略进入内在意蕴的探求。而语言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所发明的、最奇特的符号系统”,具有独特的性能、规律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想象作为一种审美心理要素,存在于文学活动的全过程。本文尝试着把想象放在文艺创造和文艺欣赏的活动中,探析想象作为文学和社会中介的可能性、结构及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4.
梁成帅 《科教文汇》2009,(5):225-225
华丽语言风格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伴随着“丽”的文学观念的提出逐步取得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本文试从形文、声文、情文三个方面说明华丽语言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