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篆刻浅谈     
梁景惠 《中文自修》2005,(10):28-29
印章始于实用,作为民间个人的凭信工具与当权者表征权益的法物:“货贿用玺节”(《周礼》),玺节.即今之印章;“鲁君子,召子贡,授以大将军印”(《淮南子》)。而成为“金石书画”并称的篆刻艺术则是后来的事了;中国的篆刻经营于方寸之内,赏鉴于毫发之末,于刀石间凸现出印家独特的美术修养与艺术风格,代有才人且名家迭出,呈现出星汉灿烂、气象万千的奇景,而独步世界。  相似文献   
2.
顾绣简述     
顾绣一朵古老的艺术奇葩顾绣是明代从上海民间发展而来的一种出自名门闺媛之手的闺阁绣,俗称上海顾绣。据明版《江府志》记载:顾绣作花鸟、香、人物,刻画精巧,为他郡所未有。而其价也最贵,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在顾绣发展中顾名世的孙媳韩希孟最为杰出。她在针法与用色上神妙独到,故世称闺阁韩媛绣。其所绣山水、人物、花鸟已达到无不精妙的程度。故宫博物院陈列有她的仿宋元之名迹方册十余帧,其中的《洗马图》《白鹿图》《松鼠葡萄》《扁豆蜻蜓》等皆为精品,这些作品已达到让人分辨不出是绣还是画的意境。明代大画家董其昌还为韩希孟的刺绣书写对题,并称其为针圣,后世也将这类作品称为画绣。顾绣已列为中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欣喜地看到建国后由第一代传人戴明教传授的顾绣技艺,在松江顾绣工作室得以薪火相传。——编者  相似文献   
3.
顾绣是明代从上海民间发展而来的一种出自名门闽媛之手的阖阁绣。俗称“上海顾绣”。据明版《江府志》记载:“顾绣作花鸟、香囊,人物,刻画精巧,为他郡所未有。而其价也最贵。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在顾绣发展中顾名世的孙媳韩希孟最为杰出。她在针法与用色上神妙独到,故世称阖阁“韩媛绣”。其所绣山水、人物、花鸟已达到《无不精妙》的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