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康拉德在《黑暗之心》里虽然揭露了殖民主义对非洲和土著黑人的压迫和剥削,但是非洲在他的笔下是一块危险,神秘,荒芜的土地;非洲人是原始,野蛮,迷信的人群。康拉德的描写符合了西方对非洲的一贯表述,体现了康拉德的欧洲中心主义观念以及身为欧洲人的优越感。非洲在《黑暗之心》里被东方化,成为欧洲构建自己身份的他者。  相似文献   
2.
《宠儿》是非裔美国女作家莫里森的一部力作,该作品探讨了黑人女主人公的主体性构成问题,指出塞丝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来认识自我、构建自己的主体性的。莫里森关于主体性构建的思想与巴赫金对话主义中主体的对话构成的观点不谋而合。莫里森通过《宠儿》表明了自己对黑人主体性构建的态度,认为对话可能是美国黑人构建自己主体性的一种策略和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