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哲学领域中,高等教育哲学是一块开垦甚少的土地.至今为止,问世的有影响的力作不多,其中校使者是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S.布鲁贝克集其50余年之从事高等教育的经验所写成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该书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对西方高等教育的主要学派及其重要著作进行了概括性的对比述评。广征博引,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与普通教育哲学通然有异的哲学体系。近年来,该书被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推荐为一本著名的学术著作.回想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虽有少数卓识之士起步甚早,但几经磋砣,至七十年代末才挣扎而出,极不稳定。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对于“软件”的无形损耗,尤其是对软件有决定性意义的人才的自然损耗与无形损耗的严重滞后作用以及所依赖的教育体制的性质,鲜有文章论及,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是长波推进体制。在教育结构的诸要素上,集中表现为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性质。例如:学校类别单一化;学科、专业的设置不着眼于社会系统的吸收产出能力与国际市场未来的需要;教材十数年、数年不更新或更新甚少;师资力量使用强调“大器  相似文献   
3.
使高等教育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是国家教育政策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教育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我国高等教育的运行状态来看,四十年来,既有稳定发展时期,也有几次大起大落。如何防止高等教育运行轨迹的大起大落,使之稳定发展,必须对其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宏观分析。本文对此发表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南昌起义的评价问题,由于周恩来长期坚持低调,在党史宣传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即便是改革开放以后,也未超出“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定论。似乎在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关头,南昌起义只有象征性意义,与秋收起义相比是等而下之。其实从历史自身的逻辑性来衡量,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要远高于此。因为南昌起义立起了一杆旗帜,树起了一个榜样,统一了全党的思想,鼓舞了全党的斗志,去进行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促进了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大转折的“八·七”会议的召开,从而使秋收起义成为可能。可以说,没有南昌起义就不会有秋收起义。同样重要的是,由于南昌起义军的余部在朱德领导下的加盟,革命根据地才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可能;而南昌起义荟萃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形成了中国革命军队的高层骨干,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步入一个关键性阶段。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等教育新体制,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将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在民办高等教育与所有制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民办高等教育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理论上的障碍,严重阻碍着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形成,从而也影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规模研究属于高等教育规划中的总量研究范畴。从西方市场经济之特点和教育经济学之发展来看,它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之教育重点转移,即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有关。这也是经济发展到高水平阶段而出现经济计划化对高级人才需求大大增加的反映。这一研究呈现出从静态的层量到综合的总量发展过程。从计划经济的意义上说,教育与经济规划一体化始于前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城乡的普通中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进入社会,等待就业。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给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成了全社会为之思虑的一件大事。虽然,数年来国家尽了很大努力去安排就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新的一代正值成年的高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三次重大危机,这就是1935~1936年的军事危机,1959~1961年的经济危机,1976年的政治危机。相应地也出现了三次转机:1935年的遵义会议,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和1976年的粉碎"四人帮"。前后两次危机和转机皆有不少著述加以论证,而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首次经济危机,出于各种原因,理论界较少涉及,更讳言将之作为中共党史上一次重大的危机和转机对其作出相应的评价了。尤其是对于周恩来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表态和检讨的重大意义缺乏正确地分析。可以说,正是周恩来在七千人大会上率先表态和检讨,引发了全党对中共执政后的首次经济危机认真思考,也才有了毛泽东的检讨和真正贯彻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局面,从而使国家从经济崩溃之中尽快走了出来,较快地克服了危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对于“软件”的无形损耗,尤其是对软件有决定性意义的人才的自然损耗与无形损耗的严重滞后作用以及所依赖的教育体制的性质,鲜有文章论及,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是长波推进体制。在教育结构的诸要素上,集中表现为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性质。例如:学校类别单一化;学科、专业的设置不着眼于社会系统的吸收产出能力与国际市场未来的需要;教材十数年、数年不更新或更新甚少;师资力量使用强调“大器晚成”,论资排辈,使人才错过年龄的最佳创造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便是这体制对人才要求的集中写照。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虽几经改革,但仍没有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