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是欧阳修《伶官传序》(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第二册 )中的句子。人教社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对这个句子的解说值得商榷。《用书》的“课文说明”里说它是两个设问句 ,“关于练习”中又认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是反问句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是一般问句 ,整个句子是选择关系的复句。显而易见 ,上面的解说前后矛盾 ,莫衷一是。我们认为 ,这个句子是一个用选择复句的形式表示的反问句。首先 ,从这个句子的构成看 ,两个问句是选择关系的复句。“得之…  相似文献   
2.
3.
【总体阅读思考】一、你上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你是怎样读书的? 二、课文介绍的“读书四法”各是什么?这些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本文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几部分?四种读书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在分析《内蒙访古》中的一个语段时讲道:这个段“第三层由上面的情况推出‘大概这两个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别是汉代匈奴人进入中原的主要通路’和‘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这两个结论”。(P130)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故略陈管见,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