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活,多姿多彩;生活,有滋有味.张开我们纯真的双眼,用那探究的目光扫视,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妙,生活中又有许多奇妙.从同学们的来稿中,我们看到了大家对生活所做的探索和发现,为此我们特开辟这个栏目,把同学们的探索和发现集中在这里,从而展示给我们更多的读者小朋友们.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定莫高窟第 4 5 4窟主室东壁门南第 1身于阗国王像不是李圣天 ,而是 96 7~ 977年在位的尉迟输罗即从德或其他。从于阗国王像与洞窟可能的几位功德主共存时间关系来考察 ,第 4 5 4窟窟主为曹延恭 ,即由曹延恭创修 ,曹延禄续修完成。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语法是从语言现象中归纳出来的规律,它又反过来规范语言的表达,使语言能为大家所利用,在学习外国语言时,掌握语法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世界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大学生的就业率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较差,迭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文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出发,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张力在文学张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语言的张力”,其实就是精神在认识自身(世界)时产生“正反馈”现象所释放出的力。  相似文献   
6.
文惠 《内江科技》2001,(2):28-28
我地农村常采用砖、水泥砌成的土蒸灶进行食用菌培养料的灭菌。这种土蒸灶所需成本较高(少则800-900元,多则上千元),而且浪费人力(灭菌时至少需一人添水加煤)。现在我们用废汽油桶改造成灭菌锅,制作容易,一锅可装菌袋80袋,用蜂窝煤  相似文献   
7.
敦煌石窟中书写藏汉文字的T形榜子颇具时代特征,榆林窟第25窟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中的T形榜子更具研究价值,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作研究:1.为什么榆林第25窟T形榜子仅出现在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中?2.为什么该T形榜子中未写藏文?3.为什么主尊T形榜子中汉文题名清净法身卢舍那佛,而与主尊本身的大日如来形象不合?  相似文献   
8.
成长,是我们每个同学都要面对的生命历程;成长,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忽视的话题。“成长心语”开设至今已发表了同学们的不少习作,很多同学都在此找到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又有哪些同学要在此倾吐他们的“心语”。杨君恺是个三年级的小朋友,他的心语是帮妈妈烧晚饭,为辛劳的妈妈减轻一点负担。可他弄巧成拙,弄出了一锅“泡泡饭”,让人哭笑不得。不过最后他在妈妈的指导下,还是煮出了“一锅香喷喷的白米饭”。文章写得生动、风趣,充满小朋友的童真与童趣。他的经验告诉我们,选材选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廖楚怡同学也是三…  相似文献   
9.
看到《大理的“风花雪月”》这个标题,我的眼睛便一亮。“风花雪月”是个成语,但它的意蕴颇多,既可指一年四季的景色,也指浮华的生活方式或空泛漂亮的诗文。“大理的‘风花雪月’”,很显然地是用了这个成语的第一个意思。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作文时能这样用心构思,很不容易。习作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的介绍大理的地理位置、山水美景,然后再从“风花雪月”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使我们对大理的美景有了具体的印象,让我们知道下关的风有多大,并正被利用来发电,上关的花又有多…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执教时,曾写过一篇脍炙人口,并流传至今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作品描写了清华园内一口荷花塘在月色下的美景,一经发表便誉满文坛,被认为是写景散文的佳作代表。由于作品的内容和语言都十分优美,因此又被誉为“美文”,在创作方法和创作理念上影响了几代人。现在,《荷塘月色》已被选入我们的语文课教材。我不知道寿碧莹同学是否读过这篇名作,但读她的《山行》,我觉得很有《荷塘月色》所代表的“美文”的意思,无论语言,还是内容、意蕴方面都充分地显示了一个“美”字。文章以“上山去体味”“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