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教育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汤晓芹 《江苏教育》2012,(12):56-58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每个人终身学习提升自我的源泉,也是现代技术工人掌握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大都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五年高职毕业生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经济社会对人的就业要求以及自我提高的需求趋势强化了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就业的人,还要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中职学校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向的同时,还要主动研究和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更多地由被动就业转向主动创业,从而实现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这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对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中进行拓展教学,让学生养成更高的文化素养,就成为当前教改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拓展延伸的角度、课堂拓展的生成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拓展激活语文课堂,从而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5.
汤晓芹 《考试周刊》2014,(86):21-21
兴趣是学习能动性产生的前提,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联系所学进行体验,是形成深入学习与个性化的阅读行为的重要教学策略,更是彰显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教学只有以生为本,关注并调动学生独特体验,才能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语文素养,强化个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