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渭深(1910—1987),中国现代诗人,浙江湖州人.著有新诗集《期待》(1930年4月,上海开明书店)、散文集《秋花集》(1934年11月,上海天马书店)、旧诗集《片羽集》(1936年,上海文明书局)及《霞飞诗选》(1944年,昌化天目书店)等.此外,散见各报刊的作品及未刊本尚多.一生创作,仅就诗歌而论,有新诗200百余首,旧诗500百余首.  相似文献   
2.
尽管在鲁迅先生的全部创作中,诗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鲁迅先生本质上是一位诗人.这样说不但因为他留给我们的六十一题,七十六首诗作均是心血凝成的绝唱,足可代表他全部创作的精神实质,还因为多达十六部的杂文集中所收录的近百万字杂文,不啻是诗和政论的结合.如果对鲁迅本人诗的气质缺乏正确把握,就很难说明这些杂文除了具有非凡的理论说服力外,还具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鲁迅,是深知诗歌的社会作用的,是一直关怀中国诗歌的命运及其发展前途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文学概念,人物形象通常是与叙事性的作品,如小说、戏剧、叙事长诗等相联系,而很少与抒情诗相联系的.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并对现实间接作出评价,抒情诗却主要是通过多角度地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来直接对现实作出评价.这个自我形象通常是由众多的抒情诗对来自现实的各种信息作出反应而创造出来的.它可能是一个与人民群众痛痒无关的“小我”,也可能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与“大我”休戚相关的小我.抒情诗人的思想境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无所逃避地体现在这个自我形象身上,功过是非、得失成败,主要应在对这一自我形象进行鉴别后才能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1982年夏,当以“今天”派为代表的中国新时期诗歌第一次浪潮退潮之际,在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上下这一曲尺形地区,一种完全不同于“朦胧诗”的新的诗风开始兴起。它提供了以“南方生活流”诗为代表的新时期诗歌第二次浪潮的最初信息。 作为一个新的诗群,比起“今天”派诗群来,“南方生活流”诗群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有重要基地,比如浙江、四川、江苏、上海,但不象“今天”派有北京那样的地区核心;  相似文献   
5.
源远流长的中国抒情诗被以违反人道、人性为特征的极左思潮(它在诗歌方面的表现是假、大、空)逼入绝境之后,具有崇高悲剧意味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揭竿而起,终于使中国抒情诗重获生机。可是,天安门诗歌运动毕竟有如电光火石,现实不容许它在诗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有实质性的建树。在季节错乱的年代里,天安门诗歌运动只不过是一声冬日的惊雷,一直要到几年之后,当历史终于跨入新时代的门槛之后,才回声四起。  相似文献   
6.
连日来,春雨绵绵,气候是明显地转暖了.二月十五日,喜见《人民日报》第七版上刊有胡乔木同志的六首新作,捧读之际,爱不释手,似觉有精神上的春雨正喜孜孜地渗入心田,使我通体新鲜、温暧.兴奋之余,很想逢人便说上几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