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文从来不是一挥而就的。所有的作文都存在一个在修改中不断定型、不断趋向完美的升格过程。作文升格的目的,除了完善作文的结构与语言之外,还在于可以使作者在不断的审视与修改中学会更多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沈烨萍 《教师》2014,(18):106-107
正《明天不封阳台》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人与环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文本时常常设计这样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复述故事;局部赏析,品味妙笔,感受传神的描写;倾听心声,思考不封阳台的原因。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当然,并不是说这样设计不行,只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呼声甚高,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我们追求怎样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才能引领教师、学生走向智慧的乐园?鉴于对以上问题的探询,我校从重构课堂生态文化做起,重新审视课堂、完善课堂,努力构建生命的、生活的、生动的、生长的课堂。一、实施民主教学,打造生命课堂生态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场,在这一课堂里,学生和教师都作为丰富的人进入课堂,他们  相似文献   
6.
以肖培东老师执教的一堂示范课为例,简要梳理整本书阅读中涉及的"单篇章"阅读与"整本书"阅读、"求同"阅读与"寻异"阅读、"素读""他读"与"我读"三种基本关系,并尝试从这三种关系的平衡、兼合、互补等角度,探究整本书阅读质量提升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