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封建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内容主要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形成三个部分,部分之间因果关系明确,脉络清晰,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而且教学主题鲜明。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外交事业的发展》,着重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和世纪之交新中国外交的新发展。本课是"外交无小事,国家利益至上"的典范,重点内容是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因为这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尼克松政府施政的重大突破口,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典范。尼克松访华对两国而言是双赢的。本课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中考试题更具基础性、时代性、综合性、开放性,比较注重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的重点放在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转换或解释、推理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上。因此,要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绩,复习策略也应该作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材料分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较强的主观性试题,它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历史材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突出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目前历史中考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以考查的知识面广、命题灵活、所占分值大,成为每年中考前师生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研究材料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复习策略和解答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很多原有高速公路已无法满足现今交通运营能力需求,这就需要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其中对原有高速公路扩建加宽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对高速公路扩建加宽软土地基工程的关键“如何保证新旧路基的沉降差异小、新旧路基的有效衔接好”这一问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6.
材料分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较强的主观性试题,它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历史材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突出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目前历史中考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以考查的知识面广、命题灵活、所占分值大。成为每年中考前师生共同关注的热点。因此研究材料分析题的命题特点、复习策略和解答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春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期,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因此常常被视为最难的生命阶段.而特殊的身份和成长背景又会使身为农民工子女的青少年遭遇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惑.他们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敏感、焦虑、自卑、恐惧等各种心理问题如影随形,其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本市农民工聚居区,农民工子女在我校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已超过50%.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尝试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从挖掘"人的积极力量"入手,开展团队合作实践,试图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加强文史渗透,以创设历史课堂教学的情境,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历史课堂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9.
10.
“整合”意即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教材整合”是指以选定的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序的整合手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本质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序的归纳、概括和综合。本文试以《秦王扫六合》一课为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进行相关的阐析。一、整合教学目标,提炼教学主线 笔者认为一节成功的历史课离不开一条清晰而明确的教学主线,缺少了教学主线的课堂必然是杂乱无章的。“教学主线”是什么?如果把一节成功的历史课比喻成一根美丽的珍珠项链,那么零散的各知识点就是堆在一起的一颗颗珍珠,而教学主线则是那根串起珍珠的线,有了这根线,零散的珍珠才会变成美丽的项链;同样,有了这个教学主线,零散的知识点才能被有机地串连在一起,形成一幅完美的历史画卷。教学主线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解读的视角,是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体现了教材各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是贯穿课堂各教学环节的主脉,所以教学主线的生成离不开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