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村普遍地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经济管理体制。这种经营管理的新形式,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专业户的兴起,使我国农业出现了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的战略转变。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阐明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客观必然性及其伟大战略意义,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相似文献   
2.
在调整国民经济过程中,我国城乡有越来越多的经济联合企业涌现出来。这种经济联合体,突破地区、行业、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的界限,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使经济工作越做越活,路子越走越宽,值得从理论上予以探讨。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工业、农业、交通运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实现的。工农业之间的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经济中最基本的商品关系。正确制定和调整工农业产品比价,对于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稳定市场和物价,安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联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农业产品比价,是指一定时期内市场上工业品的销售价格和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下,投入交换的工农业品,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  相似文献   
4.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新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提出“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经济战略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的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的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不仅要求物质资料生产有计划地进行,而且要求人类自身的生产也有计划地进行,以实现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之间的平衡。在人口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局部的不平衡现象是经常出现的,这就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只有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才能持续而稳定地发展。把人类社会的生产划分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以及关于两个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在一八四五至一八四六年合写的《德意志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领导我们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国民经济中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