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177篇
科学研究   15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7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飞速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国际地位。时代在不断的进步,我们对生命的看中程度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我们不仅要求了建筑的质量,还要在达到建筑物得体的前提下,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我国已经针对这种现状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改革措施,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在保证每一位建筑员工的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推动施工的进行,建筑施工时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建筑的安全质量,施工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地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然后制定全面的改革措施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全面提高我们的建筑效率,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吴之章作为"贞堂九子"之首,是一个文化区域内显赫一时的诗人,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几成"文学化石".有必要运用新时代文学批评的视角,对其生命轨迹、精神面貌、精神产品和艺术成就进行观照和审视,对其本人及诗作的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加以发掘和考评.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 :没有生活的理想 ,就没有理想的生活。的确 ,理想是指导人生航向的指示灯。童年 ,我陶醉在老师的童话故事里。老师慈爱的目光、温和的笑容 ,还有老师端庄的仪表、渊博的知识 ,让我钦佩不已。我想 :要是长大后能做个像教师样崇高伟大的人该多好啊 !于是 ,在缺笔少纸的情况下 ,我天天趴在地板上用粉岩认认真真地写下当天老师所教的字。终于有一天 ,我为在初中录取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流下了眼泪。生活是一条漫长的路 ,怎能没有沆沆洼洼 ?伴随着年迈的父亲的一次重病 ,家里债台高筑 ,我在各种压力下 ,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老师们一双双…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唐三彩”是以南北朝至隋的黄、绿、褐三色釉陶和建筑琉璃陶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唐三彩”形成于初唐,盛行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距今已1000多年。  相似文献   
5.
6.
笔者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演变过程揭示了它所隐含的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中国山水画是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延续下来的,祖宗、社稷、山川在民族意识中融为一体。随着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的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在对社会的不满中成长起来。当士大夫阶层的人们不容于官场仕途,只好藏形骸于山川,寄情思于笔墨,让山水之美,自然之气净化胸中的块垒了,山水画则成了人心灵的外化。所以,中国山水画不管有时表现多么劲拔外张(如南宋刘、李、马、夏等),却总是以净化,疏导而安于内向和谐美为归宿的。  相似文献   
7.
8.
9.
策划、组织战役性报道,如今已是很多媒体的常规武器。这类报道分量重、有深度,通常能“立体化”地表现新闻事件。遗憾的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地市报,对这种报道形式的运用还很不充分。 这其中,当然有财力、人力等客观原因。但缺乏开拓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