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成语,本来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它具有意义的整体性与结构的定型性,一般不能任意调整或更换其中的成分,也不能随便拆分使用。这是语法界公认的早已有之的定论,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事实并非绝对如此。因为有些成语,如果能从修辞需要出发,在使用中敢于打破旧框框,沿着求异思维的“野路子”标新立异,就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产生出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现举例试述如下: ①、语素易位式 “鞠躬尽瘁,砥柱中流。”这是徐向前在《回忆周总理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片断》一文中对周恩来同志的赞语。其上句的是“平平仄仄”,下句使成语“中流砥柱”的语素产生易位,声调变成了“仄仄平平”,从而协调了音律,读来琅琅上口。再如“万头攒动,碑前啜泣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它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任意调整或更换其中的成份,更不能拆开使用。这是语法界早已有之的定论。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有些成语如果从修辞需要出发,在使用中敢于打破定论的框框,敢于标新立异地活用,就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