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笔者在听课时 ,曾几次看到类似下面情况的情感教育案例。一位老师教学《狐狸卖空气》 ,在学生懂得狐狸的“空气专卖店”倒闭是因为城市绿化的缘故后 ,结课时 ,老师这样进行教学 :师 :花草树木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空气 ,又能美化环境 ,那么 ,我们该怎样保护它们呢?生 :要给花草树木除草、浇水。生 :看见有人破坏花草树木要及时阻止。生 :不践踏草坪。师 :谁还有不同的做法?生 :不乱砍伐树木 ,要不断植树造林。生 :成立保护花草树木的纠察队。师 :同学们想得很好。只有这样做了 ,我们周围的空气才会新鲜 ,人们的身体才会健康。语文科的情感教育 ,…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课堂上,常看到不少学生总是“金口难开”、不爱交往,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很活泼,可一到课堂上,那股活泼劲儿就荡然无存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有的学生害怕因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挨批被笑;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初步训练调查研究的能力。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设想“我们与周围环境”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话题,这次练习只定话题,不规定文体,可写人、写事,也可以写成表扬稿、建议书、书信等。为了完成好习作,就要打破传统作文教学课堂结构,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指导学生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对材料中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吐真情,并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习作。教学过程一、搜集材料习作前一周,布置学生课余调查生活中人们保护和破坏环境的情况,也可以从电视、报刊中搜…  相似文献   
4.
潘俊亮 《教学随笔》2007,(10):29-30
在一次阅读教学的研讨课上,有位老师施教精读课文《赤壁之战》。为了使自己的教学体现对话理念,有创意,引起人们关注,他是这样进行教学的: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翻阅有关“三国”故事;课始,让三位“三国谜”当小老师,一个负责讲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三国资料,提示同学阅读课文,进行比赛前的热身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重视校本教学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教研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培养教研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构建三级教研网络之前,我们以学校为单位,让他们各自确立课题进行研究。但是,这种课题研究方式使研究课题过于分散,单位之间缺少合作、沟通,没有横向联系,不便于统一管理,也不便于集中更多的力量对同一课题进行多侧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涉及面广,思想内容丰富,不少课文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我们在教学时,要很好地去把握它,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7.
案例:以下是于永正老师教学《狐假虎威》(人教版二年级)片断课例。师:下面7、8两节就是写它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先读好。(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文中几种动物)师:其余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一门艺术,指导学生朗读更是讲究艺术。有的课.堂沉闷、乏味,学生读得昏昏欲睡;有的课堂情趣盎然,学生读得津津有味。看似简单的读,却是大有文章可做,只有那些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人,才能与艺术结缘。朗读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富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创造活动,它表现为教师在朗读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材特点,运用适当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乐读、善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进行适度拓展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更加丰富,也能体现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新理念,但不能离开文本的价值取向,不能背离了学习语文的本质而作过度的拓展。笔者曾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看到一位教师教学《矛与盾》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拓展,引起我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