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听某教育专家讲过这样一件趣事:一位小学生回家问家长,什么叫“含情脉脉”,家长一时语塞,不知作何解释,便去请教教育专家。专家告诉他不必解释,等孩子会含情脉脉时,自然懂得含情脉脉的意思。这件事,让我们领略了模糊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篇章教学的缺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教学建议,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其演绎为:你最喜欢哪个句子?画下来,谈谈你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段落就读哪个段落,谈谈你的理解。……于是学生们对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句子或  相似文献   
3.
几个月前,我曾到无锡参加了一次“东南亚地区华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除了中国本土的三位教师上了展示课外,几位外籍教师也上了观摩课。时隔已久,上课内容至今已记得不大周全,而其间的一个教学细节却始终不能忘却。每每忆起,总会引发我许多的思考和回味。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教学建议,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其演绎为:“你最喜欢哪个句子?画下来,谈谈你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段落就读哪个段落,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感情朗读不仅是语音技能的外显,所有声音技巧的外化训练都会表现出“无病呻吟”的难堪:或调平声稳,语感淡然;或装腔作势,语气夸张;或统一声调,缺乏个性……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应从“情”字人手,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6.
语文如同一棵树,教学生长点就是树的枝杈,枝杈位置生得恰当,长得遒劲有力,大树才会绿盖如伞,生机盎然.如何巧妙地抓住生长点,让语文这棵大树蓬勃生长、四季常青呢? 一、拓展广度,把握知识生长点 学者林清玄曾说过一句话:“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教师应是一个既能“观鹭”,又能“看雪”,还能“见白”的“大智若愚”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