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对教师培训目标人本化的理解入手,分析了倡导教师培训目标人本化的缘由,并提出在培训实践中通过健全管理制度、改革培训内容和方法积极落实人本化的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评价问题的根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评价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追求,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高校教师个体发展以及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具有导向作用.从理论上讲应具导向、激励、诊断、鉴定等功能.但由于现行高校教师评价在评价观念和价值取向、评价制度和目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评价者素质等诸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大大窄化或异化了它应有的功能.对于简化高校管理工作和对高校教师的约束、监督作用明显,建设意义难以体现,难以发挥促进高校教师持续成长与专业发展的作用.目前,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评价观念的偏差、评价内容的狭窄和评价方式的单一、评价程序的行政化色彩、评价人员素质欠佳等方面.其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评价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国家对高校整体办学水平评估的导向、高校科层制管理体制隐含的弊端以及部分高校管理者对高校教师人性本质的片面认识等.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评价是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办学理念与追求,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高校教师个体发展以及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具有导向作用。从理论上讲教师评价应具导向、激励、诊断、鉴定等功能。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清楚地了解和把握问题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品牌是学校形象的一种标志,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被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不是物化形态的实体,而是学校的声誉、历史及社会对其认知的总和。在当代社会。品牌的建设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研室功能的回归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层组织应处于主导地位并发挥重要功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却造成其应有功能的弱化。造成高校教研室组织功能弱化的根源有三:一是学校功利主义评价的片面导向;二是高校教师对教学的学术性和同行合作价值缺乏理性认识;三是教研室角色定位的偏差及自身建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高校教研室组织功能回归与重建的路径是: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学术的内涵与本质,深化对教学研讨合作价值的理解和追求;教研室要加强建设与健全管理,恢复与增强自身活力;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关注教研室发展,利用学校评价制度的导向激发教研室组织革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评课:问题反思与策略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课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功能.目前,中小学评课存在的问题包括:价值取向偏离以人为本,对课堂教学本质缺乏深刻认识和理解,漠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矫正评课取向,调整评课者心态与评课方式,唤醒被评价教师的主体意识,确立动态多维的评课标准,建立平等交流与合作对话的关系等方法,促进评课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同济大学“科技特区”@熊岚$同济大学科技处  相似文献   
8.
熊岚 《教育探索》2012,(7):117-119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培训目标偏狭且定位不准、参训主体缺位、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可采取以下破解路径:确立“以教师的持续成长与发展为本”的培训理念;基于对教师学习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成长规律的深度分析与把握设计培训;培训评价的多元化和人本化;培训保障制度的细致化与人性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师评价工作一直是困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难题,因为该项工作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剖析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弘扬学生主体精神,已成为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身心发展自主意识,仍是不少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就学生自我意识、参与意识、评价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主体意识培养的具体方略再做点初步探讨。一、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即主体对自身及其发展的自觉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学生常通过认识他人认识自我,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结果和自我观察认识自我。课堂教学中要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