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与西夏在陕北一线剑拔弩张,长期对峙,双方在这一线驻有大量部队,并断断续续进行了几十年的战争,民族关系几度紧张。为了备战,北宋与西夏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在沿边修筑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屯田驻守,客观上加强了对陕北的规模开发。局部地区的过度开发对陕北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片草地和林地被开垦,土地沙化和水流失的速度大大加快,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北伐战争 中,南方的国民革命军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远不及北洋军阀强大,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南方军队如摧枯拉朽般一举战胜北方[1].这一结局大大出乎时人所料的同时,也让后来学者颇为困惑:北伐军到底是靠什么迅速取胜的?有学者认为:“北伐军之所以能‘赢在战场上’,恰恰是靠了无形战力的巨大作用”,“正是这样一种地缘文化的认同,对北伐战事起了决定性的影响.”[2]笔者对这种从时人政治思想言说和心态入手,肯定无形战力对北伐军战胜北洋军阀所起的重要作用的结论并无疑义,但“宣传”与“地缘”,孰为这无形战力中的决定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建设是关乎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一项宏大的工程,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国优秀历史化是公民道德教育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继承传统的民族思想,站在歌颂和维护汉代大一统的立场,以史家独有的眼光和方式,条理化民族一元的思想,首创少数民族列传,丰富了民族区分的标准,在民族发展及民族相处等方面都有新的见解,对后世民族思想及民族政策具有深远影响。但是,司马迁因时代的原因,其民族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历史课改任重道远。为了适应课改要求,教师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网络环境,营造兴趣盎然的良好学习环境,必将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产生莫大的推动作用,最终为新课改成功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6.
朱元璋在艰苦的创业斗争中,形成了“因时制宜”的思想。这一思想使他能够在元末群雄中脱颖而出,成功地建立明王朝并不断加以巩固,一定程度上促进明初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阻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汉代致清乾隆以前称为西域,乾隆后改为新疆。居民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我国称回回教)的维族人。19世纪以来,泛回教兴起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分裂祖国,建立所谓东突厥斯坦,为利用宗教基础,选中了新疆作为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突。东突恐怖活动必不得人以而失败。  相似文献   
8.
公民道德建设是关乎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一项宏大的工程,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是公民道德教育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近现代中国对禁毒的社会认识、禁毒措施、禁毒运动的结局与方向等方面加以比较.以期找出一点有助禁毒、净化社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到延安去"是延安时期热血青年顺应历史的科学抉择,解读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将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延安时期的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