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教师发展项目中需要培养能够启动教师团队学习支点的教师课程领导者,但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发展存在数量不足、潜在课程领导发展缓慢和成长环境不适等困境,以"培养教师课程领导"为指导理念可以为提升农村英语教师培训质量提供新的视角。结合实际培训项目,探析农村英语教师培训整体框架(梯级辐射模式—合作模式)与系统策略(意识觉醒—技能提升—效能持续),并建议重视顶层设计中各方权责的明确,从而培养农村英语教师课程领导,辐射培训效益,助推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教科书难度分析是英语教材评价的重要手段,对课程实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参照,修正运用课程难度定量分析模型,从综合目标要求角度,对3个版本高中英语教科书同一主题课文目标难度进行分析;另外,基于外语学科特殊性,还对主题文本的语料难度进行了分析。统一两种难度,发现各版英语教科书差异明显。这为正确选择教科书和有效使用教科书,拓展教学资源和减轻课业负担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云林 《山东教育》2005,(21):122-122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时下我们的教育因缺乏“远虑”而产生的“近忧”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对称问题是解析几何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因涉及的知识点多、方法灵活,因此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当对称轴方程为特  相似文献   
6.
学者多言《史记》中的人民性思想是司马迁主观思想的体现,这与事实不符。《史记》中的人民性思想,主要源出于三个因素:一是司马迁从维护刘家统治的立场出发,总结陈胜吴广起义的教训,要统治者切莫苛暴,以免造成官逼民反失天下的教训;二是司马迁自身的经历使其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反暴政精神;三是司马迁为使《史记》“成一家之言”,由是以不与圣人同是非的标准来总结历史经验。正是这些因素使《史记》在客观上有了人民性思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云林 《中国教师》2004,(12):25-26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据我观察,时下我们的教育因缺乏"远虑"而产生的"近忧"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8.
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泽民同志强调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改革、创新 ,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 ,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新时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不断创新 ,而创新的源泉就是人的创造性。因此 ,如何开发和培养生的创造能力 ,就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1.创造性教育应该尽早进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的智力测验分数和创造性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 ,也就…  相似文献   
9.
世界已迈进由多媒体构成的信息时代,而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正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无疑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这个传播人类智慧的重要阵地,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育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行为,是指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参与课程改革的广大教师在认识层面(课程理念的提升)和实践层面(新课程的操作)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课程改革大政方针已定,其实施的成与败,或实施的质量高与低,教师是关键已经是不争的共识。对课程改革中教师行为的科学分析,对于客观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