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渐进成长的过程,教师的成长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得以实现的,教师群体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因此,在学校中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机、营造教师学习的环境氛围、健全教师学习的组织机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起着灵魂作用,但目前中小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仍存在许多困惑和无奈.本文试图对中小学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致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变迁所引发的乡村少年,特别是乡村留守少年的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学习共同体是乡村少年获得学习的快乐,实现共同成长的理想境域,文章试从重构乡村社会文化、组建学习型组织、创设共同体活动的条件等三个层面论述乡村少年学习共同体的构件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功利文化的膨胀、城市文化的强行介入以及传播媒介的多元化渗透,我国传统的乡村文化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乡村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受到挑战;农民的自我身份认同观念趋于模糊;乡村高素质人口出现移位;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势必影响乡村少年的道德成长与学习生活。促进乡村少年的健康成长,应注重整体利益,克服教育的局部功利化,建构乡村少年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关注乡村主体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对话”已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状态。教学是传承社会精神文化的主阵地,因此,“对话”教学是教育的与时俱进,是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对单向的、线性的“Tellin——Listening”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超越,是一种非线性的、立体的教学形式,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6.
师范生的实践智慧是师范生个人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及其教育专业情感的合金.师范生实践智慧是可以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教学课程的实施、“双导师制”的落实、舆论的引领等途径生成的.  相似文献   
7.
组织文化就是组织所具有的个性,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组织人员所持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视觉形象的综合体现。“应试”制度下的学校组织文化是以“分数”为核心的,“分数”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呼吸”,学校  相似文献   
8.
科技理性傲视下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缺失生活世界的教育场域,美难以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归宿.美与生活在本体论上是统一的,实现美与教育生活的真正统一,让美重返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该遵循整体性、交往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对近十年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作亮  张典兵 《成人教育》2012,(1):50-51,52
近十年来,我国学者从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和机制、发展困境与对策等方面对成人教育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研究中也存在着研究内容低水平重复、实证性研究缺乏、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该领域继续深入研究必须加强对成人教育发展范式的研究、重视对成人教育发展理念的研究、注重对成人教育发展的元研究、倡导对成人教育发展的实践取向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技理性傲视下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缺失生活世界的教育场域,美难以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归宿。美与生活在本体论上是统一的,实现美与教育生活的真正统一,让美重返学生的生活世界应该遵循整体性、交往性、情景性和生成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