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厦门大学催化教研室,于1958年筹办,1959年成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已有教职工63名。这是一支拥有战斗实力的队伍,他们已成为我国催化科学方面的“国家登山队”。这支队伍坚持催化教学与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革”前六年,为国家培养研究生12名;21年来,共培养了专门化毕业生370名、较高水平的进修教师几十名;还受教育部的委托,举办了全国催化讨论班,受石油化学工业部的委托,开办了4期催化培训班。在科学研究方面,坚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较早地提出了“络合催化理论”和可能产生的“四种效应”说,形成了理论特色。先后发表了30多篇论文,其中有7篇被推荐参加国际学术讨论,并获得了好评。有6个催化研究课题先后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其中有两种催化剂已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内容,目前,理解与认识尚不一致,有的侧重于权益的转移与分配,有的侧重于组织与制度,有的则只看是否进行了学术交流。其实,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仅包含对外交流,还包含由此引起的教育内容、教育结构与教育活动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其主要内容是: 一、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等教育是否实现了对外开放,最集中,也是最重要的,应该表现在教育内容是否现代化、国际化,即是否吸收、融合了人类文化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3.
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贤江同志(1895—1931),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也是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他不但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写出《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等重要著作;而且对青年运动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站在厦门大学海滨广阔的运动场上,顺着可容数万人的花岗石看台仰视,一排似乎望不到头的碧绿琉璃白石栏杆之上,宏伟壮丽、可供五千人集会的大礼堂巍然耸立,两旁黉舍连云,佳木青葱,令人心情开朗,精神振奋。如果你驱车经过高集海堤,放眼东望,集美学村的崇楼宏宇鳞次栉比,高达十五层的集美中学校舍——南薰楼,和东头“鳌园”里二十八米高的“集美解放纪念碑”相互辉映,其下波光潋滟,帆影参差,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5.
辛勤译著传马列,业绩长垂海内; 不倦教诲育桃李,深情常在鹭滨。这是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举行的王亚南同志骨灰安放仪式上,厦门大学师生员工敬挽这位老校长的一幅挽联,它概括了王亚南同志一生的主要业绩,也说出了厦大师生员工普遍的心情。作为一个教育家,王亚南同志在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厦门大学担任校长的近二十年间,花了许多心血,亲切关怀、努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量.在鹭江之滨的厦门大学里,人们满怀深情地传诵着他这方面的事迹。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与划分,是关系高等教育全局的基础工作,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的规格、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招生、毕业生分配、人才使用等工作,都有重大的影响。这是当前高等教育调整、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建设。如何搞好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工作,涉及的问题很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经济学家、前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同志生前喜欢自称“老农”,当教师们请他介绍治学经验时,他总说自己不过是一个“老农”,只是由于长期的实践,多少有点体会罢了。当然,这是他的自谦之词。然而,从治学方面来看,他的确颇象一个老农,在经济学的园地上,他孜孜不倦地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努力播种马克思列宁主义,获得了显著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一株数学之花树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盛开怒放。这株花树就是今天举世闻名的陈景润——新中国培养出来的著名数学家。二十八年前,这株花树的种子,落在祖国东南海滨厦门大学这个培育人材的苗圃里,它在这里萌芽、成长,并开出了第一朵鲜花。让我们追溯一下这株花树生长的经历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