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将体裁元素渗透到大学英语融合教学背景下的听说课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衔接性教学模式,从语法词汇和语篇体裁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话语语篇建构,以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有效培养学生英语听说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大学英语由EGP+ESP组成,把两者分两个阶段设置。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EGP教学和ESP教学各自为政、互相脱节的现象。对于仍处于初始阶段的我国的ESP教学和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高校来说,要想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解决好两者的衔接至关重要。本文从语言经济学视角,把语言作为人力资本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ESP教学现状及影响EGP与ESP衔接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实现EGP与ESP衔接教学效益最佳化”为着眼点,研究探讨如何选择衔接路径,并对实现有效的衔接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大学英语由EGP+ESP组成,把两者分两个阶段设置。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EGP教学和ESP教学各自为政、互相脱节的现象。对于仍处于初始阶段的我国的ESP教学和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高校来说,要想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解决好两者的衔接至关重要。本文从语言经济学视角,把语言作为人力资本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ESP教学现状及影响EGP与ESP衔接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实现EGP与ESP衔接教学效益最佳化"为着眼点,研究探讨如何选择衔接路径,并对实现有效的衔接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融合的写作教学中,对于只满足于教学内容的简单融入,只见"皮毛"不见本质的现象,可以通过培育需求情结、培育价值意识、培育过程体验意愿的途径,使教学朝着应然价值取向发展。这种让学生在学习与应用中实现认知迁移,把过程体验转化成写作能力的做法,说明了有效的融合教学必须"知、行、育"兼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