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恩胜 《教育文汇》2007,(10):36-36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听见楼上四年级教室里有人在拖动课桌,发出很大的声响。放学快一小时了,天色也已暗了下来,怎么还有人在教室里?我决定去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听了一节二年级数学公开课,内容是“小熊开店”,讲的是乘法和除法的有关知识。教师的课上得很精彩,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最突出的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口语化,亲切自然,特别是对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教师总是轻轻、微笑地对学生耐心解说。这里没有老师对学生的大喊大叫,有的只是优雅的教态、亲切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有偿家教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和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焦点,也是教师管理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对此,是明令禁止?还是引导规范?有待于立足现实,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恩胜 《文教资料》2014,(29):21-23
中西文论史上,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讨论屡见不鲜。尽管各家观点各异,但对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认识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或重内容轻形式,或重形式轻内容,或辩证统一。在西方有一条清晰的“形式至上”路线,而中国则始终以“文以载道”为基本精神。正是由于对这一关系的不同认识,造成了中西抒情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为文要“载道”,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尤其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诗人,往往大力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如忠君爱国,而忽视甚至蔑视爱情等题材。这进而造成中国古典抒情诗的风格趋于含蓄委婉。而西方,从古希腊到20世纪形式主义,历来重视形式,所以西方抒情诗在形式上翻陈出新、别具一格、富于变化,具有一种形体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