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惠球 《河南教育》2005,(11):18-19
所谓“新三好”,即学生在校做“合格+特长”的好学生;在家做“勤俭+孝敬”的好孩子;在社会做“公德+责任”的好公民。“新三好”不同于老三好,两者的区别在于:“新三好”面向全体学生,数量上没有严格的指标限制,人人都可能经过努力达到评价标准,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积极性;老三好主要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有严格的指标限制,对中、  相似文献   
2.
构建"新三好"素质教育模式,不仅被我校师生、家长认同,而且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确立基础教育新理念,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分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2004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同年5月,党中央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会上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构建“新三好”素质教育模式,不仅被我校师生、家长认同,而且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