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追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生产力-生产关系"分析范式的准确表述应为"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本文认为,后者的逻辑更为严密,更能体现经济活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从这一分析范式入手,本文分析了虚拟经济的泛化导致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方面的主要变化:生产对物质资本的依赖程度降低;劳动者摆脱生产资本的控制成为可能;劳动者的收入来源扩大;人们的消费内容改变;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从而改变了劳动对资本的绝对依附关系.这些变化使得以资本对劳动和人的统治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转变.而虚拟经济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利率变动通过影响虚拟经济改变了主流经济学中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在虚拟经济下:(1)利率上升通过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在短期中使储蓄增加,在长期中使储蓄减少;(2)利率上升通过虚拟经济的替代效应,在短期中使储蓄减少,在长期中使储蓄增加。通过中国2000-2007年数据实证表明:利率变动对居民储蓄都产生负向作用;利率变动通过股市对居民储蓄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投资从而作用于居民收入、居民储蓄的机制不存在。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出对GDP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对GDP潜在的影响更大。财政支出已经对第一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是解释第一产业变动的主要因素,银行信贷尽管对第一产业的实际影响非常小,但潜力很大。第二产业的发展似乎更遵循自身的行业发展周期性波动规律,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一次性的影响。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都很小,但相对而言银行信贷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要更大一些。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的收入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对农村居民的作用非常有限;银行信贷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潜在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要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增加商业银行对本区域的信贷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增加财政支出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信贷增加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支持;引导银行信贷向居民倾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功能范式的视角对当前关于非税收入的各种争论进行辨析,对关涉非税收入的三个基本问题作出回答:一是该不该收费——非税收入存在的必要性、合理规模及其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二是该不该统一收费——非税收入是否应在全国层面上统一法律法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三是如何收费——应建立怎样的非税收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出现了"空心化"和"分层化"的典型化事实,这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分税制改革后,由于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和中央政府在"三农"工作中的能力和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以项目制为主要方式的财政支农在总体上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分层化"趋势。要扭转这一趋势,需要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