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久前笔者接到省数学学科教研基地的上课任务,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线段、射线、直线" (以下简称"线段、射线、直线"),上课地点:异地. 一、备课过程引发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广州初中使用的是人教版数学教材,标题是"直线、射线、线段",北师大版的标题是"线段、射线、直线".两个版本的同一内容都在七年级上册,但为什...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中学生在校期间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人,很少成为老师或同学注意的“中心”,由于渴望成为师生心目中的中心,长期忧虑成疾、最终无法战胜自我,说了很多不  相似文献   
4.
男女生成绩对比研究在初三数学总复习阶段,有的教师感觉到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有明显的不同,有的教师则感觉到并没有明显的不同。究竟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有没有“质”的差异?这是本人在初三数学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 :注重基础 ,刻意创新 .充分体现了中考命题“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应设计一定的结合现实情境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命题要求 ,整份试卷给人的印象是减少了试题的总量 ,降低了试题难度 ,注意试题的创新 ,适当渗透新课标意境 ,试题更加接近于课本的实际、接近于广州学生的实际 .是一份比较成功的中考数学试卷 ,尤其是试卷更加接近广州…  相似文献   
6.
制作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第 17课《北京》的教学课件,我使用的工具是 Office2000中的 Powerpoint。它是一种专用于制作演示用的多媒体投影片 /幻灯片的工具。利用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各种文字,绘制图形,加入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各种媒体信息,并根据需要设计各种演示效果。上课时,教师只需轻点鼠标,就可播放出制作好的一幅幅精美的文字和画面 (也可按事先安排好的时间自动连续播放 )。   一、构思   第一步:新建演示文稿   打开 Powerpoint,单击“设计模板”选择框,并按“确定”按钮,出现“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  相似文献   
7.
一、男女生成绩对比研究在初三数学总复习阶段,有的教师感觉到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有明显的不同,有的教师则感觉到并没有明显的不同。究竟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有没有“质”的差异?这是本人在初三数学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课题。在初三数学总复习阶段中,有时确实感觉到男女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解答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时,成绩好的始终占少数。但有时又感觉到,似乎女生高分的人数比男生多。为此,在初三教学实践中,本人注意收集了各方面的数据,并作如下—些分析,算是对以前…  相似文献   
8.
教学风格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如有的教师循循善诱,巧于设疑;有的论证严密,具有逻辑说服力;有的语言风趣,富有幽默感等.教师教学的独特风格,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1].本文中引用的两个课例是《初三四边形第二轮复习》和《初一不等式的性质(第1课时)》,以下分别简称《四边形》和《不等式》.本文尝试通过两个课例的微观分析,初步解释教学风格形成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1问题提出在初三数学复习的考前阶段,教学中会使用各类型的题组.基础的、综合的、分知识模块的、查漏补缺的、提高临界生的……,这些不同类型的题组,从设计者的角度讲,有明显不同的用意,但实际效果如何?关联程度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1.初中数学课堂以什么方式引入恰当? 2.这些方式有没有规律可循? 二、课堂引入的十个实例 1.复习引入:在讲新知识之前,先简要复习学过的相关知识。教有理数运算之前,先复习整数的运算等;教分式,先复习有关分数的运算。 2.作业引入:通过评讲以前的作业或根据本课的内容设计一些作业,引起学生对所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