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综”,原指织布机使经线与纬线交织,目的是使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而成为“布”;“合”,闭之而收拢者也一一这样,才可能成为“布”。因此,“综合”在思维方法领域,就是把客观事物“分析”开来的分散的各细胞所形成的各定义,从认识这个客观对象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角度出发,而收拢起来思索,使之成为有“精神的系联”的全体,最后归纳出真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说,方法“是内容本身的内在灵魂”(《逻辑学》上册,5页)。笛卡尔强调:“如果没有方法,想去研究真理,那是决不可能的。”(《笛卡尔方法论》)在进入科学思维时代以完,“分析与综合”升华列了辩证逻辑方法的高度,以矛盾对立统一观点看待和反映一切客观事物。列宁指出:思维应当把握住运动着的全部‘表象’,为此,思维就必须是辩证的。”(《哲学笔记》)毛泽东阐明:  相似文献   
3.
《秦晋殽之战》的逻辑推理特色王染白“秦晋之战”是春秋时期五大战役之一。战争的起因是秦穆公企图以杞子为“内应”,发动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远袭郑国;其目的不但未遂,于鲁傅公三十三年反而在进军途中的山一带被乘隙拦截的晋军击败,全军履灭,以至“三帅”被擒。...  相似文献   
4.
“秦晋殽之战”是春秋时期五大战役之一。战争的起因是秦穆公企图以杞子为“内应”,发动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远袭郑国;其目的不但未遂,于鲁僖公三十三年反而在进军途中的殽山一带被乘隙拦截的晋军击败,全军履灭,以至“三帅”被擒。《秦晋殽之战》一文,通过严密的层层逻辑推理,以简捷、凝炼、深刻而富有哲理性、概括性的逻辑语言,生动地论证了战略决策的正误决定战争胜负,而战略决策的正误又是由逻辑推理的正确与否所决定的,从而揭示了不义之战终究要失败的主题。 一、从“蹇叔劝师”,看逻辑推理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思维内容必然不断丰富,因此逻辑学研究的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重要的标志是逻辑规律、规则被运用于特定的科学领域,在彼此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与该科学相交叉的新的科学分支。如:法律逻辑、医学逻辑、教育逻辑等等,这种变化开拓了逻辑研究与逻辑教学的新领域,为改造和发展这门科学创造了条件。本文即按照多种学科综合运用的原则,论述教学活动中的若干逻辑问题,以兹引动讨论,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探寻出一条辅助路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属上层建筑范畴,它的发展必然受制于社会经济基础,这是一条根本性的规律。这里说的社会经济,尤其包括科技进步的程度,以及生产实践的发展程度。教育,不可能脱离这些经济基础而独自飞跃,它总是受到科技发展的严正挑战才得以具有转折性的跳跃前进。——这从世界科技发展吏与教育发展史的比较观中可以清楚看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