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通过生活中的镜子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了解镜子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体会镜子中的对称美.利用镜面对称设计精美图案,促进学生对美的追求,在操作中欣赏美."饮马问题"让学生体会"以简驭繁"之美.平静的水面,湖光山色、白帆点点,给人以大自然的安详之美,静静的水面就是天然的大镜子,镜面对称和大自然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2.
由于正方形图形美,因此它具有其它图形难以替代的作用,若能适当挖掘题设中的条件,展开联想,构造出相应的正方形,将会使解过程简捷明快,生动有趣.例1 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中,AB=1,∠A  相似文献   
3.
否定词不和没(有)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表达的差异为学界所普遍认同。本文探讨它们的另一类语法现象:在某些句子中,用不或用没(有),整个句子的表义基本相同。除引言和余论外,文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于考察和描写,下篇着重于分析和解释。文章认为,不和没(有)之所以在某些句子中有同一的语法表现,主要在于二者原本的对立或不同被消解了。这种消解的发生一方面是由句子本身的语法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人们解读时采取的认知策略和运用的认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函数问题频频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中,一直都是热点题型。这类题不但设计独特,而且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它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更突出了对应用意识的考查。函数的图像是函数的重要内容,其中根据图像信息解答相关问题不仅是考查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同时也需要同学们对函数问题要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异黏合语的生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灿龙 《中国语文》2012,(3):238-250,288
语义上没有内在联系的两个名词黏合构成的指称形式常常给人以另类新奇的感觉,本文称之为新异黏合语。新异黏合语从本质上看是复合词语,它是基于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手段而产生的。由于隐喻赖以成立的相似性主要受制于自然因素,转喻赖以成立的相关性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许多偶发因素的作用,因此,隐喻黏合语是绝对封闭的,而转喻黏合语则是相对开放的。从语义功能上看,隐喻黏合语是一种描写性命名形式,转喻黏合语是一种指示性命名形式。隐喻黏合语易于词汇化,语义解读不必联系特定事件,而转喻黏合语词汇化的概率较低,它的语义解读大多受制于特定事件。文章在分析中还提出了"事件转喻"这一新的认知范畴,并对"语言样板"作了阐释和发挥。  相似文献   
6.
非VP不可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个句法格式。该格式中的不可有时可以隐去,有时则需要明示;但它的出现与否是受一定的规律支配的。本文主要以表达视角作为切入点,对其中的规律及其语言动因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描写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对该句式中非的虚化问题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做了初步的考察、说明与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