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静 《武当》2001,(1):53-54
道学之所以被称为玄学,那是由于世间的绝大多数人对天道的实存没有亲身验证的缘故,所以就感到天道的学问玄之又玄,甚至会感到是子乌虚有的无稽之谈。世人皆对亲身经验过的事情才以为是真实的,而对未亲身经验过的事情就未免抱有怀疑之心,甚至不相信。再比如,一位非色盲者和一位色盲者共同看一张辨色图,非色盲者会从图中看到一个特设的动物图像,而色盲者则从这张图中看不出有动物的形象,尽管非色盲者向色盲者作如何的指点解释,他也不能使色盲者真的能直观的看到有动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虚静 《武当》2001,(2):45-46,49
修道者所说的“无”,并不是像常人所认为的什么也没有就是无,而是指没有具体形象和具体概念可形容的实际存在,即所谓形而上之道。也正是由于世人对形而上之道“虽日用而不知”,所以人们所谈及的“有”“无”概念都是指后天事物而言的,往往容易误将道家所说的“无”当作空无所有来理解,并会因此而导致一些学道者追求绝对的空无而误人顽空,或追求绝对的超脱而与世隔绝。  相似文献   
3.
虚静 《武当》2001,(9):53-54
这里,爱因斯坦虽然不相信有宗教神学那种人格化的上帝,但却深信有另一种理性的东西存在。然而他却又无法以思维的方法理解那理性本身的实在状况,而只能窥见那理性所显示出的某些侧面。如果爱因斯坦能以最原始的元神去直觉那最原始的理性,他也许就不会再有如此的神秘感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他真的能切身验证了道的实在,那也就不会再有他在物理学研究中那些伟大的发现来旁证天道的存在了。  相似文献   
4.
虚静 《武当》2001,(5):47-48
所以爱因斯坦在《关于一些基本概念的绪论》一文中就说:“像物理体系的‘实在状态’这样的事是存在的,它不依赖于观察或量度而客观地存在着,并且原则上是可以用物理的表述方法来描述的。[然而究竟应当采用什么合适的表述方法和基本概念呢,(质点?场?还是首先一定要我出规定方法?)在我看来,现在还不知道。]这一关于‘实在’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6.
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效开发其智力因素,有的放矢地培养和配置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非智力因素,正确处理受教育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虚静 《武当》2001,(11):57-58
常言说,老师只能教人以法,而不能教人以巧。尤其是就修道的规范而言,老师所教的更是无法之法,是对无形之心神的规范。而对其实际精神的领悟及运用,那就更需修道者在长期的人静实践中去逐步的体验。这是由于,自己的心神是属于自己的,其动其静唯有自知,也唯有自己才有可能从内在因素去调整它,而外部因素也只能是一种必要的启迪手段而已。若只有外因的启迪,没有内因的回应,即使再好的外  相似文献   
8.
致虚 《武当》2010,(4):51-51
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多稀白痰,舌苔薄白,脉浮。应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诸如九味羌活丸,或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9.
虚静 《武当》2000,(11):49-51
大干宇宙,无时不在变化,无处不在变化。然而人们却不知道它们都因何而变化,又为何而变化。也就是说,人们都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变化,而它们的变化又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只有修道者以自体宇宙效法自然大宇宙,在自体宇宙的运化中彻悟了变化的因果的关系。修道者在静定中涵养自己心神的无极性,是无极静定的心神导致了自体宇宙的生生化化,这生生化化又都是为了去趋于无极的中态而和谐变化。所以,无极的中态就是变化的总原因,也是变化的.总目的。  相似文献   
10.
虚静  大江 《武当》2000,(6):48-50
《心印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这是说修道者所修的就是神气精这三元的融同。神是指心神场,气是指体内的能量,精是指体内的生命信息,所以气与精是神的基础,神是气与精的主宰。修道就是从修主宰人手而达统御气与精的和谐运化,气与精的和谐运化反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