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教师的人民性是人民教师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底色。它包含教师的主体是人民、教师的宗旨为人民、教师的范畴属于人民三重意蕴。促进人民意识生成和实现人民个性化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受西方社会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我国教师的人民性面临旁落危机,表现为现代教师的技术异化了劳动、沿袭消解了创新、工具理性掩盖了人文精神、功利主义驱遣了教育情怀。为此,需从重塑教师主体自由、完善教师情感教育和强化教师信仰等三个方面明确教师人民性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2008-2012年重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体裁、语篇长度、生词率和词汇密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所考察阅读语篇的总长度、平均长度、生词量和词汇密度均较好地反映了《大纲》和《考纲》的要求,但在体裁覆盖面存在不足,缺乏对应用文的考察.对比2008-2012年的阅读语篇可知2010年以后的阅读语篇在长度和难易度上均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两个紧密相连的动态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社会文化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长期以来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在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程中,仍然面临义务教育评价功利化、多主体协作浅表化、乡村文化底蕴流失、软硬件资源投入不均等困境。为解决这些困境,需要从价值引导、政策推动、文化认同和历史趋向的角度厘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进而搭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逻辑架构,为我国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