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鹏运《庚子秋词·渔歌子》一词作出进一步笺释,指出此词的重要价值在于揭示了珍妃之死的真相以及珍妃的高洁品格,这也正是《庚子秋词·渔歌子》的"词史"品格所在。以令词之短小篇幅,而能蕴含如此丰富深沉的历史内容,实为罕见,这体现了王鹏运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清刚、正直的品格。  相似文献   
2.
《眉妩·新月》作为王沂孙词作中寄意最深刻的作品之一,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从王沂孙所处之南宋历史背景出发,对此词之古典字面、今典实指加以释证,可知此词上片所吟咏,实紧密围绕至元十三年宫人被迫北行入元而发,并哀悼在此历史劫难中忠贞不屈的贞烈女子;下片则追溯造成今日状况之原因,以及表达对最后仅存之希望的殷殷期盼。据此判断此词之创作时间,应为宋端宗景炎年间。  相似文献   
3.
梁清标为清初汉族重臣。康熙二年六月,时任兵部尚书的梁清标在参加清世祖顺治皇帝会葬仪式后写下了《六月会葬孝陵恭纪》一诗,以微言的形式指出历史真相:孝陵墓中并无顺治皇帝遗体,仅是空葬衣冠。梁清标能够了解并敢于将这一点揭露于人前,与其家族——真定望族梁氏在顺康之际的政治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