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教学目标和不同的化学知识板块创设合适的、可评价的教学活动,并对学生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反映出的真实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反馈,调整教学进程,将“教、学、评”三者融合在一起,既达成学习目标,又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开学了,我本来想在新学期里好好地努力一番,可我的新同桌却似乎处处和我作对。他总在我想安心看书的时候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喋喋不休地对我说一堆"题外话"。我想偷偷地在桌面刻一道"三八线",虽然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可我希望让他别再打扰我。但是,每次我一拿起小刀,他就很快地冲我转过脸来。太机灵了,我一点儿机会都找不到。  相似文献   
3.
背阳光的猫     
这是一个陌生而美丽的地方.蓝天上白云轻柔飘逸,四周树木茂密,连空气中都掺杂着草木的清香.艾儿坐在草地上,尽情地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相似文献   
4.
玥玥的空间     
小的时候,一听人说起母爱,我就会想:我的爸爸爱我吗?父爱在哪里呢?是在那严厉的目光中,还是在那宽大的手学中?等长大一些,我回头看,发现父亲的爱就藏匿在我那小小的梳子中。  相似文献   
5.
社会动荡加剧了文化间的交流与整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文化的选择性认同,从而建构了各自的知识谱系。作为少数民族作家的沈从文与老舍,正是通过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选择性认同,从而在东西方文化剧烈冲突的清末民初,建构了属于个体性的民族国家观念。这不仅是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选择,更是他们在国际国内局势动荡的岁月,将所属民族与整个民族国家的走向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结果。尽管因为文化与身份的分裂而使得他们在处理两者关系的时候呈现出某种尴尬,但就总体上来说,这种尴尬也正体现了他们重构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7.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和刘攽的《中山诗话》均为北宋较早出现的诗话著作,两人都于作品中粗略地表达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论文从两者对诗歌创作的首要关注点、对待西昆浮艳风气的态度、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关于诗歌之"病"等四点对两部诗话的诗论主张进行比较,以便洞悉欧阳修和刘攽的主要诗论侧重点所在;同时对两部诗话部分观点相似的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从而增进对北宋初期诗话创作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谁的闹钟     
明天是晴朗的一天!妮妮要去看望外婆,明明要去踢足球,花花要去看动画片,贝贝准备完成作业,他们都给自己定好了时间,请小朋友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闹钟。  相似文献   
9.
因为有你     
“你和我,我和你,在一起,寻寻觅觅在这童话世界里。奇妙的一切,等待我们去开启。在这里,在那里,在心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多美丽。开心的一切,每天和我们在一起……”每次和4岁的女儿一起跟着这首《和快乐在一起》的幼儿园早操歌唱唱跳跳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被欢快的节奏和愉悦的氛围感染,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相似文献   
10.
以年代作为文学史划界的分期,严重地忽略了现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特殊性。虽然沈从文、老舍等少数民族作家的写作在某种层面上确实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具有某种不谋而合的倾向,但是,这并不抹除少数民族文学与主流文化之间的裂缝。沈从文、老舍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区别,不仅突出了两者之间文艺观念上的不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划分了少数民族文学的阈限。这并不是说少数民族文学就不能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某种合谋,从而为短期的目标共同努力,少数民族文学之所以为少数民族文学,显然是在与主流文学的互动关系中显现出来的。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放弃了民族意识以及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文学还是少数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