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8篇
信息传播   27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改革要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就要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党对新闻宣传的根本要求,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集中体现,是做好新闻宣传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改革,必须举起“服务”的旗帜,才能拓宽新闻宣传的路子,既完成党的新闻宣传任务,又满足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报纸要得到读者的钟爱,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 向前提下,关注热点,走近群众。 去年2月,新上任的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与报社 编委会一起,专题研究了报纸的改革,要求报纸充分 反映市委的意图,积极反映群众的心愿,加大监督力 度,推动转变作风,促进实际工作。编委会很快作出决 定,编采人员每人每月下乡不少于10天,采写重点报 道一至两篇,督促大家走近人民群众,关注社会热点。 为了保证落实,编委会组织了一次“走百村、进百厂”活动,派出记者深入全市13个县(市、区)的农村、 学校和工商企业,住农家,睡土炕,吃派饭,察民…  相似文献   
3.
照片配题,画龙点睛,文图并茂,景上添花。一幅精品照片,配题相宜,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添情趣,使读者回味无穷。古时画家对画题有“三分画,七分题”之说,可见画题为人之所重视。“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无声的画,一件高超的艺术晶,应求诗书画完美的结合”。一幅精品照片配题,亦是如此。 题图相生 两者同源 照片配题,无论是纪实与写意及新闻摄影作品,都与作者拍摄的主题意识和照片瞬间形象语言有关,也是作者配题的依据和要点。照片作品配题的产生,不是凭空胡编乱造的,更不是立异标新,而是作者在深入生活中,对某一事物的出现,发生情感,通过具体观察、  相似文献   
4.
从菁菁校园径直走进报社,花落花开已近两年.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似乎不该开口说什么,只是看了《中国地市报人》杂志刊登的“学习徐福铎,争做名记者”的文章后.总想起平日萦绕心中的一些感受,不由提笔谈点感想.  相似文献   
5.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是一场根本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新闻工作者都面临“转行”的任务,即由计划经济的宣传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宣传.怎样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宣传内行呢?重要的一条是记者的主体意识,即是指记者作为市场经济报道的主体,对自身所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确认,并促使自己去追求、去创造、去驾驭和反映市场经济的实际.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中,记者的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独立是梅花,傲雪斗霜方能凌寒独自开。独立是小草,坚毅刚强才会野火烧不尽。独立是翅膀是春风让我们为自己蓬勃。不做被逮捕的羊羔,不做温室的花朵。独立自主,开创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大潮中,报纸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发展的考验.如何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报纸必须在普遍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有自己的一招鲜、拿手戏,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绝活.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  相似文献   
9.
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报界同行纷纷提出了“多出精品”、“精品年”、“精品月”等口号,目的是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那么,究竟怎样出精品呢?笔者认为,县市报人要树立精品意识,转变思维方式,其中逆向思维的运用不可小视。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浅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些通讯员私下抱怨,你们要求我们写短稿,可是你们自己的稿件却越写越长。 翻开报纸一看,这话还真有道理,君不见,但凡数千上万字的稿件,无不是“本报记者”的杰作,难怪通讯员们会有这样的意见了! 记者写稿,天经地义,而且一般情况下,记者参与采访和写作的,大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往往需要作突出的反映。实事求是地说,要对字数进行一刀切也是不现实的,对于重大事件的写真、英雄事迹的描述,便需要一定的篇幅作保证。但除此以外,是不是也存在记者和通讯员在用稿问题上宽严有别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