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色列建国仅六十多年就发展成为一个经济、科技和军事强国,这与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发达的高等教育功不可没。审视以色列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特殊之处,有助于理解其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以期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北宋福建庙学经过初期、中期、末期发展,使得唐末五代出现的星星点火扩展为遍地开花之势,全路各境均有庙学分布.但各地庙学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大致可分为庙学发达区、一般区、落后区.从空间分布角度观之,北宋福建庙学呈现出斜“土”字形架构、“中间大两头小”、区域梯度差异等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区域性、人口数量及地域开发等因素影响着北宋福建庙学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华侨对于辛亥革命的经济援助,发轫于越南、新加坡,1908年缅甸异军突起而成为又一个援助中心地,黄花岗起义后捐助遍及东南亚各地,呈现出新加坡、越南→缅甸→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地域变迁特征.  相似文献   
4.
宋代福建庙学从分布密度看,闽东最高,莆仙次之,闽南和闽北又次之,闽西最少;从政区分布角度看,福州雄居八闽之首,建宁府和泉州次之,汀州又次之,南剑州、漳州、邵武军并列第四,兴化军最少;从新建数量看,北宋远多于南宋,就北宋而言,仁宗朝最多,真宗朝次之,其余几朝相当。进一步研究表明,正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政治改革及当政者态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教风尚、北人移闽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才形成宋代福建庙学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回首埃以握手言和以来的双边关系,不难发现两国交往更多体现在政治层面,民间交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此种非常态的双边关系即为“冷和平”。运用唯物史观的内外因辩证原理深刻剖析“冷和平”状态形成及持续的背景因素,了解其深层次的必然性,对于准确理解埃以双边关系及埃及、以色列各自的外交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毫无疑问,这也有助于对埃以关系的发展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学热"和海外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研究孔子和儒学,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和儒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因此,研究孔庙对于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庙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本文通过以时间为轴分类、分主题的梳理方法,将近二十年来的孔庙研究成果予以综述,肯定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指出不足,并对未来走向提出期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