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孔乙己》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而且鲁迅曾对孙伏园说过《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短篇小说。惟其经典,因而每次笔者教学本课时,总是小心翼翼,尽大尽全。  相似文献   
2.
申改霞 《现代语文》2007,(12):47-48
《葬花辞》初读似是写花之殒,抒伤时感怀之情。再读则花人合一,而人犹花甚,是黛玉朦胧中意识到自我严峻生存境况的外显。联系全部小说来读,此辞又是红楼众多女子严峻生存危机的抒唱。从创作方面讲,此辞又是写曹雪芹自我,写人间众多"痴"人。今人读来,也不免戚戚感于己。  相似文献   
3.
申改霞 《现代语文》2007,(11):83-84
"对于教师来说,使用语文教材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怎样使语文教材教学化。"①许多教学问题的发生就是因为一些教师在"教学化"化什么、怎么化的定位上就已错了。王荣生先生在其《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提出"定篇"、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理论认为,世人可分成两大类:"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天生保守,循规蹈矩、乐意听命于人,任人宰割,只能充当"不平凡的人"的工具.而另一类 "不平凡的人",不受一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约束,他们是犯法者,是破坏者,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踏过尸体和血泊……这类人也许在一千人、一万人、甚至几百万人中才会出现一个,拿破仑可以在巴黎进行大屠杀,可以弃驻扎在埃及的一支军队于不顾,可以侵略俄国而使五十万人生灵涂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