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是初中教学综合应用题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本通过综合例题分析,引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推理、寻求出含有a、b、c的三个方程,从而确定解析式y=ax^2 bx c(a≠0)。  相似文献   
2.
解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中心.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对几何证明题感到吃力,不得要领.那么证线段和差有何妙法呢?1、将两线段和构成一条线段,证它与另一条线段相等;2、在较长线段上截取一部分,使它与其余两条线段中的一条线段相等,证另一条线段与截取的剩余部分线段相等;  相似文献   
3.
1 教学内容分析1.1 内容结构及要点(1)内容结构.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19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其知识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元二次方程报与系数的关系,它是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即如果ax~2+bx+c=0(a≠0)的两个根是x_1,x_2,那么利用它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一般具有下列六种形式。一、恰当选择根与系数关系,求另一根和系数字母值。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可知存在两个等量关系,解题选用那一个,要看题意,尽量使所选等量关系含一个未知量,进而求另一个未知量。例回、①已知方程SX’+bX-10一0的一个极为一5,求方程另一个根及b的值。分析:选两个根的积求另一根,进而由两根和求b值。。_、。、__,_、,_。,10。。2_。‘…  相似文献   
5.
图形变换问题是初中学生学习内容的一个难点和盲点,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初中平面几何中经常出现一些证明线段之间以及角之间不等关系的问题。学生对证明相等关系有较深的了解,对证明不等关系总感觉到困难,无从下手,连其原因,还是学生对证明此类题的依据和思维方法掌握不当。下面谈谈在初中阶段证明这类题的几种技巧。一、证明线段之间不等关系的技巧由证明线段之间不等关系的依据:“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可知要证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必须将所证线段通过添加辅助残或等量代换转化到相关的同一三角形中,然后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及不等式性质,方可达到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教学是当前每位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教师应从新教材呈现的基本形式,编写特点,领会新教材编写意图,创立自己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1 教学内容分析 1.1 内容结构及要点 (1)内容结构.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19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其知识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