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学对于生死的追问始于何时?由于神话和传说都已太久远,没法作出确定的考证。我们只能说,自有文学以来,生与死常常是传统文学的基本主题选择之一,是历来文学开掘不尽的素材宝库,如同“爱”在文学中的地位一样,总是那样激动人心,常写常新。至于文学对于生死的探索已达何种深广程度?不妨质言之,举凡题材、人物、思想、主题抑或是神话、诗、戏剧、小说、散文,都与人生的生死有着不解之缘。文学史上写生死者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仅一部《史记》,在112篇人物传记中,涉及生死、自杀、他杀内容的便达70篇。而庄子式的超脱(“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孔子的规避(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相似文献   
2.
(一)儒道释三位一体作为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轴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历史上的小说家常常免不了要通过其笔下的人物来表达其对儒道释三教的态度,例如《三国演义》、《水浒》的儒家正统观念,《西游记》的佛道色彩,《金瓶梅》的色空统一等等。曹雪芹的《红楼梦》无疑正是表现儒道释三教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一部《红楼梦》,洋洋洒洒写了四百多个人物,仅直接与儒道释直接有关的儒生、道士、和尚、姑子、道婆就有好几十人,宁荣二府、大观园内离了这众多的角色,其戏剧色彩不知要逊色几多。整部小说,从立意构思、开场收尾,线索安排、情节转换,常常不是道士的暗示就是和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的成就,前人多有论述。本文试图讨论的,既非柔媚多情的花妖,亦非那些可爱可亲的狐仙,而仅仅是与蒲松龄的人生历程极为贴近的那些科举考生形象。这些考生,大多穷经皓首,然而终究科场失意,不得鹏举,潦倒终生,演出了一出出人生的悲剧。由《聊斋志异》而看作者生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